”
费无极身披紫色斗篷,笑道:“古人对雪,爱不释手,汉唐皆有名言名句。”
张明远身披宋徽宗御赐的天青色斗篷,来到芦苇丛便,伸出折下一根,道:“溪弟,眼前此情此景,恐怕入画很好,你可不能错过。”
种雪笑道:“你们是作画还是赋诗?”
费无极道:“也不能在此作画,没笔墨纸砚,如何是好?”
种溪笑道:“那倒未必,你们看,眼前雪地,好似画纸,我等何不拿苇子杆写字?毕竟作画对你们来说,难于上青天。”
张明远等人听了这话,闷闷不乐,都很不服气。尽皆取来苇子杆,探下身子作画。张明远在地上画了一匹马,费无极画了一头小毛驴,种浩画了一朵荷花,种雪画了几朵梅花。
种溪近前一一瞧了瞧,惊道:“你们居然画得不错。”四人拱手齐声道:“还望学政大人多多栽培。”种溪昂首挺胸,笑道:“好,孺子可教也。”众人面对渭水,笑出声来。
此时此刻,雪下得多了,种雪看着远处山峦起伏,白雪皑皑,顿时心潮澎湃道:“我倒想作一句诗。你们都紧随其后。如此诗情画意,岂不很美?”随即吟诵道:
长安万里雪花飞,飞向汉唐天地美。
张明远看向终南山,缓缓道:“雪儿妹妹果然冰雪聪明,这句气势磅礴,恢宏大气,极好。我等男儿如若不对上一句,便羞愧难当了。”随即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目不转睛看向种雪,吟诵道:
渭水长流关中情,终南不老长安人。
种浩一怔,这二人的诗句,对的如此好,不觉手心冒汗,笑道:“你们真厉害,有李太白的气派,好,如若我不好好想一想,就丢人现眼了。”随即想了想,缓缓吟诵道:
昭君远去琵琶声,拨动长安儿女心。
费无极看向芦苇摇曳,不觉想起萧燕,心中颇多感慨,就笑道:“浩兄这句厉害,你是和姚月情深似海,我等愧不敢当。献丑了。”便吟诵道:
火树银花长安风,辞旧迎新关中情。
种溪念念不忘那党项人嵬名白云,顿时笑了笑,叹道:“哥哥们这话真厉害,我自愧不如。只好献丑了。”随即笑道:
渭水滔滔故乡情,长安万里盼佳人。
费无极听了,如何不心领神会,毕竟自己也在想着萧燕,便也懂得种溪这诗句之情。二人面面相觑,同病相怜。张明远和种浩自然看在眼里,都心知肚明,就默然不语了。费无极嘴里呼出口气,搓下手,合了合衣衫。张明远也极目远眺,合下衣衫。
不多时,雪下的急了,众人依依不舍,离开渭水,渐行渐远。那芦苇随风轻轻摇曳,雪花不觉慢慢飘落,如诗如画,不在话下。种雪转过头,远远一望,一双大眼睛眨了眨,笑得极甜。
张明远无意间看到,怦然心动,却默然不语。费无极和种溪说说笑笑,不曾见到这一幕。种浩在想着驻守西北怀德军的边关将士,故而也不曾见到这一幕。
进入城门,将士迎着风雪,走来走去。有那好心的人,送些吃食,他们也不要,就怕误事。种浩见礼,将士们都知道种家军,故而笑容满面。一路上,小孩子早被大人们叫回了家,那房前袅袅炊烟,红灯笼早挂得密了。小商小贩就在那些大户员外的门口守着,虽说天寒地冻,可买的人多,那人心里便暖融融的。
夜色初上,小商小贩散去,都回家团聚去了。长安城,灯火耀眼,流光溢彩。无不喜悦,无不眉开眼笑。花灯在街面高挂,欢笑在四处流淌,长安人家都等着吃过饭,出来玩耍,小孩子自然等不及,没吃几口,都蹦蹦跳跳出了小院,你追我赶,在大街小巷跑来跑去,一个个乐得咯咯作响。
回到府邸,脱下棉袄,张明远等人落座。种师道、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