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风险也是明显的,最后坑里埋着的,不一定是铁道部还是邮电部了。
铁道部要是真的这么干了,可想而知邮电部要跳的多高。
用东北话来说,这不就是呛行么?
铁道部不务正业去搞通信,这怎么想都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可话说回来。
胡文海说的这番话想想确实又很有道理。
通信系统换代,要搞数字化信息传输,目前整个通话系统都要更新。
这个成本哪怕是财大气粗的铁道部,搞起来也有点吃力。
倒不是说铁道部没有这个钱,甭管是八十年代还是二十一世纪,铁路系统手上就从来没缺过钱。
可单纯从数字上来说。
任谁个投入都要头疼几天。
根本原因还真是如胡文海所说,铁路通信毕竟只是铁路的附属系统,其本身是没有直接收益产出的。
哪怕增加发车密度,铁路上不也一样要投入车头车厢,运营成本同时也会增加。
再社会上,邮电系统装部电话的成本和收益。
提前几个月就要排队,一部电话少说几千块的初装费。
电话费贵的好像喝油一样,就这邮电职工还要甩脸子带搭不理的。
通信这笔钱,那是真好赚啊。
而铁道部手上握着的通信网络经营权力,正是全中国唯二的好东西。
能明目张胆名正言顺呛行邮电部的,真是非铁道部莫属。
铁道部如果借着更新系统的东风杀入到通信市场,想必真是天不生铁通,万古如长夜啊!
广大早就被邮电部折磨的没脾气的通信用户,说倒履相迎差点意思,奔走相告那真是没有问题的。
付志恒自己海城家里也装过电话,更是知道如今这电话安装是有多么困难。
天下苦邮电部久已,这话不是夸张!
铁道部自己多少还有点心气理想,内部更是始终有改革的呼声,有着自我更新的动力。
可是八十年代的邮电部,说实话真有点推一把动一下的意思,不说躺着吃老本,可真是没有什么主动变革的动力。
不是付志恒吹牛,铁道部如果杀到通信领域抢食吃,最后鹿死谁手还真是犹未可知。
最关键的是,战火是烧在邮电部的地盘上,铁道部进可攻退可守,邮电部又不能抢了铁道运输的生意!
胡文海心挣扎激烈挣扎的付志恒,敲了敲桌子,投下了决定天平平衡的最后一颗砝码。
“我在美国和日本有些关系,这个付总工应该是知道的。想必付总工应该也清楚我在日本做了什么,不知道铁道部有没有兴趣学一学中船总公司?说实话,除了一万亿日元抵押的十亿美元,我手里随时还能拿出更多外资来,可我在国内的资本和影响力都还不太强壮。我的意思是,我来出外资,铁道部国内资本,我们或许能够成立一家投资银行……”
付志恒堂堂铁道部总工。
当然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
可也正是因此,他更对“投资银行”
这四个字了解深刻。
“胡总的意思是说,像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那种?”
想到这两家银行在美国的赫赫威名,付志恒就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我想在国内暂时还没有搞金融的土壤,所以和高盛摩根相比,这个投资银行还差点意思。”
胡文海摊手,无辜的笑了一下“我说的投资银行相对简单。就是定向吸收机构投资,然后向一些需要融资的大型项目资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第一个投资方向,就可以考虑铁道部的通信系统改造工程。”
说实话胡文海对未来铁通被吞并多少是有点耿耿于怀,若非是铁通下场太晚,始终没有能发展起来,更是被邮电系的通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