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科学方面确实很有天赋。” 吴越古心中暗自想着。她开始对李志的科学兴趣有了一些理解,也对自己之前的偏见产生了一些改变,仿佛心中的坚冰开始慢慢融化。
从那以后,他们开始尝试着去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李志会主动询问吴越古关于绘画的问题,吴越古也会耐心地为他解答。
李志好奇地问:“你画画的时候怎么能把颜色搭配得这么好看呢?”
吴越古笑着回答:“这就像你解数学题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和感觉,多练习就能掌握啦。”
吴越古也会对李志的科技发明表现出一些兴趣,李志则会热情地为她介绍。
吴越古问:“你这个机器狗是怎么组装的呀?感觉好复杂。”
李志兴奋地说:“这可费了我不少功夫呢,我先设计好它的功能框架,然后把功能模块组装起来,就像建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
他们的交流逐渐增多,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原来绘画也可以这么有趣,它能够让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李志说道。
继续阅读
“科技发明也很有意义啊,它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吴越古回应道。
李志笑着说道:“对了,我打小就喜欢书法,回头我写几幅字,放在咱们学校的书法展上,也让你品鉴品鉴。”
吴越古轻笑着回应道:“好!我倒要看看你这科学小子在书法上有什么造诣。”
他们在交流中发现,虽然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但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开始尊重对方的选择,也学会了从对方的世界中汲取一些灵感和力量。
在文化节的最后一天,李志和吴越古一起站在校园的舞台上,分享着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笑容,仿佛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使者,在这个舞台上找到了彼此的共鸣和理解。
“虽然我们的兴趣爱好不同,但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李志说道。
“是的,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吴越古回应道。
然而,有一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李志和吴越古又因为兴趣的事情起了小争执。李志的同学王瀚涛拿着一本最新的科技杂志,兴奋地跑过来找李志讨论里面的一篇关于量子物理的文章。
王瀚涛激动地说:“李志,你看这篇文章,量子纠缠这个概念太神奇了,你怎么看?”
李志立刻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可是个很前沿的领域,它的潜在应用可能会改变整个科技界的格局……”
他们说得热火朝天,声音不自觉地大了起来。吴越古正和几个朋友在旁边讨论着即将举办的校园绘画展,被他们的声音打扰到了。
吴越古皱着眉头走过来,说:“你们能不能小声点,整天就知道这些高深莫测的科学东西,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李志有些不服气地说:“我们这是在探讨科学知识,又不是在玩闹。你不也和朋友聊得挺欢吗?”
吴越古说:“我们聊的是艺术,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东西,哪像你们这么枯燥。”
这时,李志的舍友田兴文笑着走过来打圆场:“哎呀,别吵别吵,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嘛。李志,你也别光顾着自己兴奋,稍微小点声。吴越古,你也理解一下,他们这是对科学的热爱。”
李志的同班同学方为民也说:“就是就是,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李志和吴越古听了他们的话,都有些不好意思。李志先开口说:“吴越古,对不起啊,我们刚才太激动了,没注意到声音大了。”
吴越古也说:“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