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在关中。这故事自然世人皆知。太祖之初本想在洛阳或长安建都,只因华山输给陈抟老祖,故而心中不快便留在了东京开封府。如今天子尊崇道家,况且老子他老人家的事迹又多出自我终南山,所谓仙界所在便是这般道理。”李长安一语落地,张明远和费无极轻轻点了点头,将信将疑。
李长安又道:“终南山下,渭水之畔,便是关中长安京兆府。京兆府到如今也是换了许多地方大员。为了以示皇恩浩荡,如今皇上立下法令,无论谁镇守都要与道家交善。朝廷有朝廷的法度,道家有道家的门规。朝廷尊崇道家,其中原委实在一言难尽。虽说我终南派并非道家教派,可也融合儒佛道,取各家之长。这道学,我等也略知一二,故而和皇上也算有些共通之处。”张明远听了这话,不觉若有所思,却不知师父所说有何道理,碍于情面不好反驳,便沉默不语。
费无极笑道:“师父,你这故人到底是谁,拐弯抹角可不好。”“臭小子,急什么。”李长安道:“且说这京兆府目下有个将军,名叫种师道,乃是四代满门忠烈。已是年逾五十,还拉得开三百石的弓,舞得一手好枪法,跨马而去,威风凛凛。言谈举止,不输青春。他祖父便是大名鼎鼎的种世衡老将军,祖上有大儒种放。这种放与陈抟老祖是故交,据说当年陈抟老祖曾把先天图、无极图、太极图传授给了种放。种放曾与其母归隐我终南山豹林谷东明峰,结草为庐,仅能遮避风雨。他也教书育人,归园田居。看看吧,这故人祖上还是与我终南山有缘分不是,为师也是效仿种放罢了,只不过他只教书,而为师还要习武,正所谓文武双全。”费无极听了这话,愣了愣,点了点头,了然不惑,原来师父也是效仿别人。
继续阅读
张明远道:“师父,种师道这个名字挺有趣。”李长安道:“要说这种师道,他的名字也是颇有故事,种氏是太原府的大族,种师道祖上迁徙到洛阳多年,后来种世衡缔造种家军,又到关中大西北抵御西夏,便把京兆府当作了第二故乡,眼下便是这京兆府人了。种世衡以后,种家军名扬天下,现到如今便是种师道和其弟种师中挑起了种家军的大梁。种师道他原名叫做种建中,只因避讳了当今皇上这建中靖国的年号,就改名师极,后来皇上御赐他为师道。”张明远和费无极听了这话,都大为不解。
李长安道:“皇上喜好道教,起个名字也是道,种建中也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不过为师却劝他说,‘王师之道,也可称之为师道。’种师道很以为然。他做人正直,自打镇守边关以来就造福当地百姓。这清涧城也好,平夏城也罢,他所到之处,无不回想祖父种世衡当年的丰功伟绩。‘不可辱没祖上’,便是他的口头禅了。”此言一出,张明远笑了笑,明白过来。费无极也暗暗称奇,种师道的名字居然和皇上有瓜葛,可见皇上对种师道也算很是赏识了,皇恩浩荡,可见一斑。
费无极一听与当今皇上有瓜葛,便很是诧异,饶有兴致之际,问道:“师父,这种师道为人处事如何,与皇上有瓜葛,想必很孤傲了。”张明远也觉得,与皇室有染,必定与众不同,便笑道:“可不是,皇上恩宠之人,一定是很有本事。”
李长安见他二人如此猜测,不免有些孩子气,便直言不讳道:“他起初对我终南派不冷不热,见了为师也是敬而远之。后来,为师与他彻夜长谈才明白,他一直以为我等皆江湖闲云野鹤,只会招摇撞骗,故而瞧不起我太平草庐。为师与他促膝长谈,畅所欲言,他才懂得为师的与众不同。为师是归园田居,与世无争。爱国爱民,行侠仗义。他听了为师所言才慢慢懂得了为师的良苦用心。其实为师的师父与种世衡是八拜之交,为师的祖上与种放是故友。这也是熟识以后才得知。实乃‘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此后他与为师也八拜为交,一起谈诗论文,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