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病的不轻啊(4 / 4)

个鲜活的人,同我们一样,也会有这样犯二的时候。

有意思的是,我们得病,求助的是医生。

而苏轼得病,直接找了一个耳聋之人。

俗称聋子。

我们在感冒好了之后,大抵是下次还敢。

苏轼也不例外,病好了立马拉着聋子一同游山玩水。

易泽的讲述娓娓道来,不急不缓。

观众只感觉眼前一亮,仿佛一扇新的大门开启。

学生时代,大家对这些名人诗词的看法,大抵是比较抵触。

毕竟要背诵,要默写,因此更不在意这其中有什么联系了。

而今听易泽提起,只觉得耳目一新。

原来课本中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东西,还有着这样有趣的关联。

仅仅是一瞬间,观众只感觉自己和苏轼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友一起淋雨,然后就感冒了,女朋友还骂我傻呢。”

“估摸着苏轼老婆也会叫苏轼很傻,躲个雨不就不会感冒了吗?偏要装逼。”

“此言差矣,文人的事情怎么能说是装呢?这叫文人的乐趣,躲雨那还能叫文人吗?那是俗人。”

“但是俗人没有感冒。”

“俗人也没留下名字!”

“我和苏轼的最大区别就是他淋雨之后写出了必背篇目,而我淋雨之后,只有吊瓶作伴。”

“扎心了老铁!”

“灵感就像雨点一般向我打来,而我成功的一一躲过了。”

“人最痛苦的就是,恰好有那么一点天赋,能够去觊觎天才们的那片殿堂,但是却不够进入,你在门前徘徊,隐隐约约看见殿堂内透出的光,却敲不开那扇门,你颓然而坐,以为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遗憾,此时耳边却传来殿堂内一声叹息:我好菜啊!”

“好家伙,受到一万点暴击。”

“同样是淋雨,有的人千古留名,而有的人,只能够得到吊瓶。”

观众们一时欢乐。

原以为苏轼高坐神坛,却不料想,这也是个有趣的人。

画面之中,易泽的目光望向远方。

那里是一片湖景。

黄州,一个因苏轼而闻名的地方。

在这里,诞生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其中,一首《前赤壁赋》,更是誉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