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大概只有说得好听(3 / 5)

坦不少。

闻南搂住老人的脖颈,娇气地亲了口她的面颊,“祖母,我会好好孝顺您的,所以您一定要保重身体,长命百岁!”

老夫人宠溺地刮了下她的鼻尖,“祖母啊,只盼着你们姐妹平平安安一辈子,被人如珠如宝捧在手上一辈子,才能长命百岁呢!”

……

从松鹤院出来,天外又落起绵绵密密的春雨。

侍女替闻南撑伞,行至锦衣阁外,却看见一道笔挺的身影。

闻南一愣。

这位是……

她的二哥,萧弈。

萧弈是大伯抱回来的养子,虽然也算是闻府的公子,但到底隔了一层血脉,府里人看待他连庶子都不如的。

两年前大伯战死沙场,他在府里的地位就更加卑贱,几乎被当成小厮使唤。

然而闻南清楚记得,前世,这位二哥从科举进士开始崭露头角,一步步坐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上。

后来他弃文从武征战沙场,立下赫赫军功,年纪轻轻就位极人臣,被封为正一品大都督。

因为帮皇帝解答过三个困惑,还被世人称作帝师,权倾朝野名声显赫,是踩一踩脚天下都要动荡的权臣。

闻南回忆着,萧弈突然望了过来。

四目相对。

未来的权臣还只是个少年,可皮相却是一等一的好,身姿修长挺拔,轮廓冷峻而漂亮,肌肤泛着病态的冷白色泽,鼻梁弧度极美,一双狭长妖冶的丹凤眼染着阴郁的暗芒,淡红薄唇紧紧抿着。

他穿墨色对襟长袍,站姿笔挺如松竹,雨水溅湿了他的袍裙和漆发,有一种云山雾罩高深莫测之感。

闻南暗暗赞叹,不愧是将来权倾朝野的权臣,瞧瞧人家站在那里不卑不亢的,可见天生就有傲骨。

侍女在她耳边提醒“姑娘,您怎么对着二公子发起呆来了?他是来送风筝的,您该去看看才是。”

闻南后知后觉。

她来,还是那个性子娇蛮的五姑娘,风筝挂到了假山上,正巧萧弈路过,她闹着要他去爬假山拿风筝,他不肯,于是她擅了袖子亲自上阵,结果从假山上骨碌碌滚了下来。

她磕破了后脑勺,在闺房躺了两日。

祖母气怒,罚萧弈亲手给她做十只风筝来赔罪。

闻南回忆着,仙讪望向少年手里的风等。

罪过,未来的权臣大人竟然纡尊降贵,亲自给她做风筝!

到底重生过不止一次了,她的心智并非十二岁稚童,知道将来要对付程太守家甚至蜀郡的那些权贵,仅仅依靠自己和闻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她必须好好抱住萧弈这条金大腿。

不仅自己要抱,还得让全府的人跟着一块儿抱!

于是她拿过纸伞,吩咐侍女去煮一碗热姜汤。

她凑到少年身边,踮起脚尖,将大半纸伞朝他那边倾斜,“二哥哥·……”

这是她第一次唤他哥哥,可是少年眉眼如山,无动于衷。

闻南尴尬了一会儿,讨好道“二哥哥等很久了吧,肯定还没用午膳,我这里有桃花糖,你要不要先垫垫肚——”

话没说完,少年目光锋利如刀,凉薄地落在她脸上。

周身的威压悄无声息地释放,吓得闻南哆哆嗦嗦。

她斗胆从袖袋里摸出一颗糖,“我没有骗你哦,我真的有糖·……”

少年没搭理她的讨好。

他冷漠地扬了扬手里那些风筝,沉声“十只风筝,一只不少。”

不等闻南说什么,他面无表情地撕碎它们。

“我已不在意风筝的事……”她捏着桃花糖,讨好地送到少年唇畔,“二哥哥是不是饿得慌,还是先尝尝我的糖吧?”

萧弈沉着脸。

面前的小姑娘白嫩藕似的一小团,绵白干净的小手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