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除夕。
六岁的许小桃盼来了上小学之后的第一个新年。她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今年的新年衣服比往年的漂亮不说,还有一串三层的“红宝石”项链和一对镶着“红宝石”的耳坠子。
每年过年前夕的重要预热节目,就是小女孩们成群结队地去各家看每个人的新年衣服,有看到特别漂亮的还要多去看两次。漂亮衣服的小主人也不怕弄脏弄旧,每次都喜气洋洋笑嘻嘻地把新衣拿出来展示,就像临出嫁的女子展示自己的美丽嫁衣。
妈妈陈玉兰和二姐许明珠还穿着平时的旧衣服,两人坐着小板凳叉着腿,腿间是两个大盆。陈玉兰拧着眉头,眼里是忧愁加愤怒,嘴里絮絮叨叨,双手在搓衣板上奋力搓衣服,“就你爸衣服最不好洗,干活弄得油泥水点儿能给人脏死!哪一回都得洗个五六遍才干净。还爱俊呢,爱穿白衬衫儿,瞅这领子黑的!老费胰子粉了……”说着咳嗽起来。十三岁的许明珠像个忠诚的“部下”,一脸郑重附和着,“嗯,爸衣服是不好洗。”说着接过陈玉兰洗好的衣服过水,隔一会就两人一人一头把大件衣服拧干,许明珠再搭到院子里晾上。
大姐许彩虹十五岁,此时也已穿好新衣,坐在陈玉兰旁边不远处,笑嘻嘻地看母亲和二妹干活,似乎是被热烈地劳动场面感染,许彩虹脸上潮红,眼睛里水汪汪溢满幸福。
爸爸许家栋一早就在灶间忙活,准备年夜饭。蒸锅里是猪肉和羊肉两样丸子,烧火的大锅里熬着大白鲢鱼,地上一个盆里化着冷冻的鱿鱼,青虾和土鸡。煤气炉上是滋啦爆响的油锅,许家栋盛出炸得香喷喷的腰果,许小桃刚伸到盘子边就被烫了手指头,放在嘴里舔舔,过了几秒,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一个腰果放进嘴里,咀嚼中她感到腰果的香味弥漫全身,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大腰果。“介个馋哪!”许家栋笑许小桃。他把平鱼两面裹上淀粉和鸡蛋液,轻轻滑进油锅,噼噼啪啪的炸鱼声和胡同里的鞭炮声融在一起。
每年腊月初,许家栋就买上一箱鞭炮。有时村里人家进一批鞭炮,上门来推销,许家栋就留下一箱。有时已经从塘沽区里市场买回一箱,村里人来推销也要留两挂。许小桃问爸爸买那么多鞭炮干嘛,许家栋说出了正月才算过完年,且得放呢。
腊八会有腊八粥,但是腊八蒜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陈玉兰绝不会做。除了勤俭节约,一大原因是嫌麻烦。许小桃第一次知道有腊八蒜这种东西还是在孙小倩家,白玉般的蒜瓣浸在深褐色的醋汁里,加上外面的玻璃罐子,许小桃觉得眼前的腊八蒜罐子像个美丽的工艺品。陈玉兰平时做饭的原则是一饭一菜,做熟即可,而且反复都是茄子土豆辣椒西红柿那几样,包饺子和捞面算改善伙食。饺子也只有韭菜鸡蛋,白菜猪肉,茴香猪肉三种馅轮流做。冬天蔬菜贵了,村里家家户户都会买至少一百斤大白菜屯着,咸菜缸里的噶头咸菜更是常年必备。
许小桃羡慕孙小倩妈妈做饭的好手艺,连咸菜从腌制到凉拌都比许小桃家的香很多。许家栋很有厨艺,但是一年到头都忙着挣钱养家,很少有时间下厨。每年只有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才得以大显身手,使许小桃肚里的馋虫和小心灵得到大大的抚慰。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祭灶,蒸年糕。陈玉兰说怕孩子们长虫子牙,所以不买糖瓜。晚饭吃饺子,饭前放鞭炮。这是年前村里第一次集体放鞭炮,许小桃走在胡同里,踩着红色花朵般的鞭屑,感到自己的脚步与新年的脚步重合在一起,是那样近了,心里仿佛点起了红彤彤的蜡烛,暖融融的。
腊月二十五,是许小桃的农历生日。大姐许彩虹的生日是腊月初十。陈玉兰为了省事,在两个孩子生日中间挑一天一起给她们过生日,没有蛋糕,天津孩子过生日是前一天吃饺子“催生”,当天吃捞面庆祝。
天津捞面叫“捞面席”,不管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