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种压抑在心里的孤单和漫无表情的矛盾感展示了出来。
一般说来,远景在缩小人物动作幅度的同时,也会缩小人物情感的表达,反之,近景则会放大人物的情感。
但在林飞的镜头里,大量的近景、特写、大特写,用相对静止的方式进行拍摄。观众可以近距离看到沉默男孩的低垂双眸,而这些近景也可以表现克制的情感,而且将这种克制、压抑也放大了数倍。
另一方面,影片前半段都是儿童们稚趣满满的快乐时光,比泪水更悲伤的是微笑,当角色的简单快乐与观众的道德感达成强烈对比时,就会造成一种强烈的感情冲击。不刻意渲染悲伤情绪,却更达到一种令人窒息的震撼效果。
对母亲的思念成为了孩子们的精神支柱,小女儿用妈妈给涂过的指甲油,还残留着她的讯息;躲在妈妈的衣柜里,用妈妈的衣服把自己包围住;用稚嫩的笔触画一幅妈妈的简笔画;看来来往往的汽车,望着飞驰的列车,想象着接妈妈回家,然而只是想象而已……
当主角柳乐抢过妹妹手中妈妈的旧衣服,严厉地说,“妈妈不会回来了。”这句台词将情感克制到了极点,几乎振聋发聩。他究竟是用怎样的能量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把愤怒、恐惧、绝望消化掉,才敢于在弟弟妹妹妹们面前说出这样一句话的。
此处的配乐是坂本龙一的作曲《美貌的青空》,低沉的钢琴声响起,凄冷低沉的孤寂感如寒风般扑面而来。
天气逐渐寒冷起来,这群没有人关注的小孩依旧在各处游荡,长子柳乐带着大家来到巨大的垃圾箱里御寒。他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点燃了垃圾箱里的火焰取暖。
但是垃圾箱里的空气不流通,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有毒气体十分危险,五个孩子昏昏欲睡,眼看惨剧就要发生。
虽然这只是电影,但林飞还是没狠下心来。一个环卫工人打开垃圾箱,把孩子们统统赶了出来,而这群留守儿童,即使生活千疮百孔,也依然浑然不知地继续四处游荡,过着无人知晓的生活。
他们接触过许多其他人,但是并没有人真正愿意进入他们的生活。每个人都看见,却没有一个人知晓。阳光明媚的美丽蓝天下。一种孤独的距离,一种深入骨髓的冷漠,随着几个孩子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马路的尽头。
电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