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烟雨绸缪(3 / 4)

云散岸合 碎叶见隙 5014 字 2020-08-25

不出他在想什么。

只听陛下在大殿上,目无表情地问路靖铭

“综合这些战报来看,漠南在边燮的举动确实不同与往常,路老将军怎么看?”

“回禀陛下,从去年起,漠南连年洪涝,谷物不作粮食歉收,牲畜不足,如今却有密探来报,他们征积大量粮草,囤于边境,臣斗胆猜测,恐有大举进犯之意图。臣以为,不可不早做绸缪。请陛下,即令边燮周边行台向其集拢,以备后援。相关细案,臣已附于奏报之中,望陛下深思后恩准,赐微臣行台兵符。”

路靖铭刚说完,镇国公许白琥就上前急言

“陛下,路老将军所言自是在理,但所述征兆尚不明显,也只可算做臆测而已。更何况,漠南四年前与我朝立下盟约和解,且每年向我朝进献,如今他们内部朝政不稳,内忧尚且使其自顾不暇,断不会有进犯的胆量。因此,路老将军所言实则有些草木皆兵,漠南此番密探所报举动,其实不足为惧。”

路靖铭反驳“漠南人素来狡诈,越是朝政不稳,民怨四起,越有可能穷兵黩武,包藏祸心。且四年前所立之约,期限三年,立约之人是当时的漠南王,今年年初已然逝世,镇国公,这些,你不会是忘记了吧?”

这时,兵部尚书魏寇上前声援镇国公

“烽烟未起,即调兵符。既然龙虎将军已派怀远将军坐镇边燮,想必此时按兵不动于大局并无碍,难道不应该坐观时局发展,定而后谋动?”

路靖铭不以为然“战局如同棋局,若等对手出棋之后再行应对,已是输了先机。”

魏寇穷追不舍“即便如此,那岸合的军备也应该足以后发制人。”

陛下突然出言阻止他们争执“诸卿不必多言了,边燮的军政之事,朕相信路老将军的判断。传兵符。”

卫公公正想向殿外御前侍卫传喊“传兵符——”,没等他开口,便听见凌王郭俊毅不紧不慢的声音

“陛下且慢,臣有话不得不讲。”

因为背对着陛下,卫公公看不到他的神情,只听见他冷清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凌王兄,且说说看。”

“龙虎将军四年前与漠南一战伤势惨重,至今尚未养好,此战却是不能再操劳了,毕竟老将军身体为重,朝中能当此类大任之人不止老将军,陛下若决意赐予兵符,臣以为,奉国将军更合适。”

此言一出,许白琥和魏寇还有安苏柯附议,路靖铭也不言语,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身体的确不如之前硬朗,不言语倒不是为自己的身体着想,而是因为战场很严峻,他不能拿国家安危做赌注。

卫公公这样回忆着早朝的一番场景,又不自觉地想,陛下做此决定之前,想必也私下问过大皇子的看法。

沈姑娘到了。卫公公默默退下。

殿内聊了什么,他一无所知。

但当他再次进去时,发觉陛下的心情很不寻常,甚至看上去像是生气了。次日,太后与陛下交谈了一柱香的时辰,卫公公送走太后回来复命时,陛下命令他拟旨,沈冰妍玩忽职守,撤去司籍一职,派人遣送回赣州将军府。

对此,卫公公寻思,约莫是沈姑娘故意在面圣时,言语上冲撞了陛下,而陛下念及沈将军,顺水推舟,放她自由。毕竟,他都能看出沈姑娘不喜皇宫。虽然她知礼,且任何事都处理得当,但这种直觉,他相信,陛下定是有的。

六月,初夏来袭,天气的闷热来得有些急不可耐。

热气弥漫在边燮寸土,恰似愈诉着如今整座城的战火连天。

陛下最终将兵符交给了奉国将军安苏柯。并且命安苏珂带领岸合军在禹州安营,伺机而动,若边燮漠南有异动,立刻支援路案。

怀远将军路案领命为主帅,带领岸合军驻守边燮已四年有余。

三个月前,他嗅到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