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他立刻联系班主任教训了一通。在接下来的五周里,林亦宏在健康的状态下每一周都会中途回家,并且所有的老师不敢拒绝。最后,林亦宏告诉父亲,他恨这个学校。
林子予和林亦宏的同学生活到此结束了。
以后,林子予希望自己能只作为一名不起眼的普通学生度过余下的日子。
“我知道你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把手机给带来了,现在我警告一下,带来的同学如果不想直接交给我,那就交给生活阿姨转交给我,我尊重你们的隐私,绝对不会翻看你们的手机。但是如果到时我去宿舍搜,搜出来了我不仅通知你家长,严厉批评你的行为,而且你这辈子休想把手机给拿回去。”林子予总是觉得孙静不像是个班主任,而认为她这种说话的语气像极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小气女人。林子予对这个学校的规矩并不敢贸然对抗,她是承担不起后果的,却也是相信孙静虽然小心眼,可作为一个人,言而有信的基本道德素质应该是有的,最终在宿舍将手机交给了生活阿姨。
这一周末,林子予的母亲到教室门口签名接她回家,林子予却发现孙静迟迟未喊她的名字。她观察门口孙静与母亲正聊得热火朝天,她当时还不知道她们之间除了关于她的学习还能聊什么。
父亲林山要求林子予坐到副驾驶,他暴躁地对着正前方怒吼“你要是不想读书的,你就别读了!”林子予吓呆了。她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发怒,她反省自身,这一次的单元考试除了数学是考的第二,语文英语都是第一;孙静在放学之前已经把手机交还给她了,而且她也答应对父母保密,难道她失信了吗?后来林子予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周日晚上上学,父母没收了她的手机,她终于了解了孙静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这当时对林子予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她周全地将手机里和林楚汉的联系信息清除干净,并叮嘱他周末再聊。但在两年后林子予发现事情不是那么单纯,六年级的她毫无隐私可言,而孙静也毫无信用可言。
孙静要求林子予和另一个优秀的学生王思立参与全国小学征文比赛,一等奖作文将会登载在作文参考书上供全国各地的学生学习。林子予的作文在班上展出并朗读学习,她并不觉得骄傲,按照她的生活来说,是习以为常。但她确实有种报复般的快感——无论她做了什么或是孙静对她做什么,她的才华迫使孙静无法摒弃她。
林子予虽然不在意荣誉,却希望这个获奖的消息能让父亲消消气。她打破了不与孙静交流的常规,问道“孙老师,我获奖了吗?”孙静转过转椅,一脸鄙夷地嘲讽道“这还不知道呢,你要获奖了周一早上升国旗会通知你。”孙静已经不给林子予机会问其他的问题。至此,林子予都觉得自己的文章在全国水平不过如此。
直到林子予小学毕业后,在一次给六年级的林子恩做作文辅导时,她看见弟弟学校印发的参考作文——《纸布》,标题下作者名字“孙静”。当时她已经不再关心当初文章的去处,她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而是从自己的写作历史上彻底抹杀了这一篇文章。
林子予的毕业没有给她任何解脱,直到最后取成绩的那一刻,数学老师王石坚仍旧像开学时那般羞辱她“忘乎所以。”那时他看不起林子予,认为她是在实验版教材领先一步,只要她的功课上有错误,那必然就是她骄傲自满了。林子予并不希望和老人家发生口角和冲突,她忍受因曾经老师教学方法不同所带来的细节错误而引来的辱骂,她以为考进第二课堂的数学培优班能向王石坚证明自己,可惜她却处处遭为难。最后,林子予的小升初考试发挥失常,她考不上初中精英班,王石坚像是得逞般嘲弄她“忘乎所以!”
林子予太讨厌这些人了,她觉得自己至此所触及的净是些荒唐事和无聊人,一切都浅薄和极端,她已经认为地狱人间天堂一定都是住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