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权以济难(2)(1 / 2)

满目山河行 蒙真七夜 1270 字 3个月前

“不能再杀了。”李丛信说这话时,声音很小,连站在他身边的祁渺都差点听错了。

“当然不能再杀了!你这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全然不计后果的做法。贼退,不等于贼寇就不再来了。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奸商乘机作乱,这么凶险的局势,怎么能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休真人一反平日里的嬉笑平和,语气有些严厉起来:“真要象你说的这么做了,不等贼寇攻进来,自己内部就先乱了阵脚。到时候,内忧外患的,这城还能守得住?守不住的话,那些城里的老百姓,岂不是都要丢了性命?”

李丛信被三休真人问得张口结舌,他原是个牙尖嘴利、能言善辩之人,这会却说不出半个字来。

祁渺见李丛信被师父责问,面露难堪,想帮他一把,急忙说道:“师父,我找到了平仰物价的法子。”

三休真人闻言,目光转向祁渺:“你找到了?说说看。”

“这个……”祁渺看了眼李丛信,欲言又止。此时说出自己找到的办法,好像有点打丛信师兄的脸,不说显然也不行,三休真人可不是个好欺瞒的人。

她这两天废寝忘食,查阅了上百本书籍,还真给她找到了那个记载的例子。她刚才迎到门口,就是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两位师兄,却被师父打断了。丛信师兄显然还误会了她的意思,她几次使眼色暗示,都被他无视了。

“怎么?祁渺?不想说?”三休真人语气里有一丝责怪。

这让祁渺有些忐忑,犹疑了一会,才支支吾吾说道:“师父,其实我是查到了这个旧例的记载。”

“哦,你查到了旧例,怎么说?”

“这个事例记载在《靖安书》贺哲传里,是南靖初期的事,这位贺公不是别人,就是丛信师兄的祖父。”

“我祖父?”李丛信大吃一惊,望着祁渺有些狐疑,“你确定你没有看错?”

祁渺摇摇头,缓缓说道:“五十二年前,东阳入侵靖安,靖安的穆宗皇帝放弃了都城晋州,把朝廷搬到了江南的黎阳,任命了贺公为黎阳府尹。当时,贼寇刚退,城内很乱,奸商乘机囤积,哄抬物价,穆宗皇帝把这事交代给了贺公。贺公认为,要平抑物价并非难事,只要从百姓的日常饮食开始,粮价稳定了,其余的就好办。”

三休真人微微颔首:“你继续说。”

“贺公派人详查了城里食品的售价,又让人买了麦面回来,按照市面上出售的馒头分量做出了馒头,用粮食酿出了酒,然后核算了馒头和酒的成本。结果发现,一个馒头的成本不过三个大钱,一斛酒的成本只是七十个大钱,而市面上出售的馒头却卖到了十个大钱,一斛酒要两百个大钱。”

“差价这么大?”李丛信脸上露出惊讶。

“是啊!贺公让人叫来了一个馒头铺的掌柜,问他为何把馒头卖得那么贵?掌柜说,战乱以来,粮价忽高忽低,变动虽然不大,馒头的价格却被哄抬了上去,一直居高不下。他也不敢独自把价降下来,怕得罪了同行,以后就没法做买卖了。”

“贺公对他说,每个馒头的成本只是三个大钱,卖到五个大钱就有利可图,他却卖十个大钱,差不多是成本的三倍还多,实在罪不可恕。贺公就把那个掌柜砍头示众,还下令城里的馒头一律只能按五个大钱出售,擅自提高售价的格杀勿论。”

“接着,贺公又叫来了酿酒师,问他七十个大钱一斛酒,他为什么卖到了两百个大钱?酿酒师说,战乱后,民间酿私酒的猖獗,酒的销量一直不大,官府课税又翻了一翻,不加价的话,就交不上官府的税,还要亏本。”

“贺公又问他,如果官府取缔了私酒,可以把一斛酒降价到一百钱售卖吗?酿酒师叩头说,如果取缔了私酒,他就降价,薄利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