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权以济难(1)(1 / 2)

满目山河行 蒙真七夜 1242 字 3个月前

赢棋后,三休真人并没有立即对祁渺他们进行惩罚,只说过些时候再处置。他扔给三人一张纸片,说是入门考题,三日后再来考问,就飘然下山去了。

祁渺看那纸片上写着:贼寇犯阙,銮舆南幸。贼退,以贺公任府尹。初至,而物价腾贵,至有十倍于前者。郡人病之,公谓参佐曰:“此事易,自都人率以饮食为先,当治其所先,缓者不忧于平也。“

“看这意思,师伯这是要我们说出,这个贺公用什么样的办法,平抑了物价。这个皇帝也是个废物,见贼寇来了,居然丢下江山百姓,就逃往南边去了。”

李丛信从祁渺手里接过纸片,边看边说道。他昨晚一夜未归,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三休真人也未问起。

谁知今天一大早,这家伙就出现在竹林院的书舍里,双眼通红,面色虽有些憔悴,神态倒从容,也没有了往日里的懒散。看来是一晚上都没睡,自个儿研究棋艺去了。

祁渺点点头:“贺公说,‘率以饮食为先,当治其所先’,这意思显然是说,要从百姓的吃食着手。”

“孔老夫子不是说了吗?‘食色,性也。’要平抑物价,自然是先平抑粮价,粮价得到了控制,百姓有了饭吃,就不会闹事,其余就好办了。”

“可这粮价要怎么才能控制住?”

“官府出力出钱,从外面调运或者买来粮食,再低价卖给老百姓,奸商囤积的粮食卖不上价,粮价自然就下来。”

李丛信说到这里,有些得意,“师伯一定以为,我们平日里不会关注这些事,才会给我们出了这么个简单的题目。殊不知,我们就算没见过,书里也是有例可寻的。”

祁渺平日里读的书,四书五经和杂书居多,史书子集虽有涉猎,却也不曾关注过这些事。现在听李丛信这么说,倒也信服,问道:“丛信师兄,你说书里有例可寻,是哪本书?可还记得?”

“这个么……我记得好像是《通货食典》,不对,应该是……,不记得了,你自己去找。”

祁渺见李丛信支吾了半天,也没说清楚是在哪本书里有记载,心里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没有再追问,只说道:“幸好丛信师兄读的书多,有见识,师父回来,也难不住我们了。”

王楫素来寡言,这会见他们两人说得热闹,自己也插不上嘴,只在一边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

祁渺才说完这话,心里又忽然觉得有些不妥。以她对三休真人的了解,他应该不会出这么简单的题来考察自己三人,只怕这题里设了陷阱也难说。

这么想着,她把纸片又认真读了几遍,仔细想了一下,摇头道:“不对,战乱之后,官府的钱若是都被贼寇抢走,或者官府本来就没钱,那怎么办?”

“这里说贼兵不是退了么?那应该是官府打败了他们。也许,贼寇要么没有抢劫到多少财物,要么就是被官府又抢了回来。再说了,堂堂一个朝廷,不会连买一个郡救命粮食的钱都没有吧?”

“一个郡大概会有多少人?救灾又需要多少粮食?如果买粮食的话,还需要多少银子?丛信师兄,我们是不是得合计一下,心里好有个数。”

祁渺虽然认为李丛信说的有理,却又觉得还是有哪里不妥,只把自己想到的先说出来。

“这里又没说是哪个地方,这郡有大有小,人口数差别太大,就是估算,也未必准确。再说了,人家只是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平抑物价,又没问要多少粮食多少银子,才能平抑物价。”

祁渺听了李丛信这话,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不再出言争执。只心里打定主意,要去查阅典籍,找到李丛信说的那个旧例,那样的话,就可以参考着拿出个解决的办法来。

见三休真人出的题目有了答案,时间甚是宽裕,李丛信便提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