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破局(3 / 3)

夏侯云重嚷嚷:“我冤枉啊……”

夏侯云重立即变色制止他道:“堂兄,小心隔墙有耳!兄弟自然信堂兄是冤枉的,可是堂兄向我喊冤有何用,向这廷尉狱差官喊也无用,当向羊太尉和谢令公喊冤才行。”

夏侯昕虽然已濒临崩溃,但也听懂了些暗示。似乎云重的意思是,这北狱和大理寺官员,并不可信,能让他脱罪的是羊侃和谢举。

夏侯云重去后,夏侯昕便要见太尉府参与审理的属官。

没一日,太尉府官差突然派人到夏侯府带走了一个曾跟随夏侯昕去江北的小家奴。

夏侯府上下人等都不知是何缘故,更不知是福是祸。只夏侯谊匆忙前往东宫去了。

随后,柳仲礼进宫面圣,向皇帝报南兖刺史萧黯军功,直陈郁州大捷、郯城大捷,都是其筹划促成。

皇太子也在皇帝面前佐证,奏请让萧黯官复原职,并力荐其督北五州军事。

皇帝也有意答应,但顾虑王氏门阀情面,只好暂拖延。

而就在这几日间,羊侃那边案情审理获得了突破。

夏侯昕的家奴身上,藏了一件重要物证,是王褒写给夏侯昕的亲笔信。

当日,王褒调南兖驻冀州军回防北兖。

夏侯昕定要见太子令,最后妥协是至少要见王督军亲笔调令。王褒无法,只好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

信中,一是命他率南兖军分部曲回撤下邳;二是声称章坚通敌国,命他配合铲除。

夏侯昕阅完信后,本在王褒督军使面前就灯烧毁了信,然而夜深灯昏,一时不查,竟被他偷梁换柱,留了一手。

太尉府官员至夏侯府找到夏侯昕家奴,得到了那封信。

这封信解脱了夏侯昕的罪名,最为关键的是,信中写的是分部曲撤回下邳。

这个动作完全没有必要,唯一的意义是,有意分解部队,利于东魏合围。

凭此信,可基本确定王褒是那个出卖南朝军队给东魏的人,而不是晋宁王。

夏侯昕如此重要的脱罪物证,直到二月间才拿出,夏侯昕的解释是,担心过早拿出,王褒会想法毁掉证据或狡辩。

夏侯昕之后,又有多名北兖军府高官招供。

随后吏部尚书卢元康也招认,受了王褒收买利用,推荐前临贺王萧正德出任南兖刺史,又在南北兖州、南北豫州,安排多位王褒门生出任要职。

王褒通敌之罪铁证如山,其在中原、江北之谋划布局,其居心让人生畏。

只不知,王氏门阀赫赫,历朝历代受皇恩礼遇,王褒更是倍受荣宠,他为何要如此。

重生之佛系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