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菊苑秋阁东(2 / 4)

计有六章,为柔言、慎行、卑礼、谦德、精艺、完容。

长辈们常拿闺训六章来衡量自家贵主言行。

但凡有言辞轻率,礼仪疏忽,使性撒娇,不善缝纫,装容有瑕,都会被长辈和教养嬷嬷引《闺训》说教。

笼华也曾翻看过《闺训》,只无法细看,细看就头昏透不过气来。实在想不通为何有《女诫》、《闺训》这类自虐着作。

南朝女子固然也有邪恶强悍者,但毕竟少数,明明是男子邪恶强悍者更多。

女子邪恶,礼法、人情俱可惩戒,夺其名誉、财产,乃至活路尽然可以。

男子邪恶,除了名声不好,竟也不伤其根本。

女子禁锢内院,本已诸多约束,何必多一闺训。

笼华想自己十三岁之前,循规蹈矩都是人前装装样子,实际上小傻子一般终日做梦。

不知殷宝萝的十三年是怎么长大的,竟能写出一部教导闺中少女谦卑、温驯、克板的着作。

总之,要是对着《闺训》,南朝高门内院的贵主们个个一身的毛病,只她殷宝萝无可挑剔。

让人无奈的是,殷宝萝确实无可挑剔。

她成为皇太孙妃后,侍奉长辈无时无刻不恭恭敬敬。无外人时,太子妃都让她且放松些,她仍恭谨执礼,毫无懈怠。

对夫君皇太孙萧器更是贤良淑德,执礼谦卑,辅佐内外。

唯一遗憾的是,殷宝萝只生一女,并未生育嗣子。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自请为萧器聘侧室,又亲自为他挑选良妾。

如今皇太孙的庶子总生有十来个,她个个上心抚育,堪称慈母。

这心胸气度,笼华着实自叹不如。

笼华觉得自己做不了贤妇,也不想要什么贤良美名,她只想要萧黯对她一心一意,一生一世。

笼华对殷宝萝唯有敬而远之。

笼华看萧妙契在席上倒玩乐的高兴,她出嫁后,憋闷的厉害,难得如闺时般恣意欢笑。

笼华与妙契两个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只不同时辰。

因这个缘故,两个女孩年幼时初见如故,携手长大,现在彼此都成了妇人。

若说笼华她们这一代的女孩羡慕萧器和殷宝萝的婚礼,那么更小的女孩应该会羡慕常山公主萧妙契和贞阳公柳榷的婚礼。

常山公主的婚礼与临城公的婚礼只隔十天,但是常山公主的婚礼却更为盛大奢华。

当日,萧联与柳静妍断绝订婚,柳静妍被迫离开京城。

皇帝对柳府有补偿之心,特下旨赐婚常山公主萧妙契与贞阳嗣公柳榷。

各公府中,柳榷是罕见的已袭爵的少年郎君,姿容甚美,又有学识,并无恶名。又与东宫交好,常有往来,也算如意郎君了。

可是妙契却不大乐意,不是柳榷不好,是柳榷没有十分的好,但是,谁又十分好,妙契也不知道。

太子、太子妃对柳榷也无不满意,唯一微有顾虑的是,贞阳忠武公嫡脉子嗣稀薄,柳榷身骨单薄,弱不禁风,但想来,公府高门众医师呵护调养应也无妨。

太子妃对爱女有补偿之心,嫁妆丰厚,礼仪隆重。柳氏公府为示对公主的珍重,更是尽倾财力,给予无上礼遇。

笼华与萧妙契婚后走动往来,就笼华所见,妙契并不快活。

柳榷倒没有姬妾成群,只是长日里与人坐禅论道。妙契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与人夜谈,他并不十分听,又不信医师,只嗜吃各类丹药。

还有就是,柳榷门客杂多,他授人财物又向来慷慨至极,进项却一概不知,府内事物一概不管。

从前有柳静妍管家,柳静妍一走,再加上一场婚礼,竟乱的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