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寿(2 / 4)

走马殿 笑笑笑先生 5230 字 2020-07-20

及銅錢取意財運及好運、「大富大貴」。

這一天,要做雞酒油飯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這天產婦的娘家會派產婦的兄弟,給外甥送「頭尾」。所謂「頭尾」指的是嬰兒從頭到腳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銀牌或金鎖、手鐲、腳鐲、鞋襪等。這種「頭尾」,在以前非常講究,尤其是有錢人家,一共要送「做滿月」、「做四月日」、「做週歲」等三次,其中以做滿月和做週歲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還要送蠟燭和「紅龜粿」。現在生孩子時一般朋友也會送衣物來,所以就另作「油飯」和「米糕」以為答禮,也有人用「酥餅」與「湯圓」為答禮的。對方為了表示回禮,就把少許的米放在鍋、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嬰兒健康。

嬰兒出生的第三天及滿月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還要準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後,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節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為止。

步驟及程序

先將石子、硬幣及蔥加入煮蛋水;

將搗碎之蔥及蛋黃抹在嬰兒頭髮上,再將頭髮洗淨;

剃髮;

將紅蛋放在嬰兒頭上,輕輕的來回滾三次,口念『鴨卵身、雞卵面,好親成,來相勻』。

(有紅頂之意,象徵未來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將胎髮及石頭包在紅紙內,放於屋頂上。

或有舊俗例由長輩將嬰兒抱至戶外進行喊老鷹的習俗,經嬰兒抱著繞行屋子一圈,用趕雞竹棒敲地邊唱說「老鷹飛上山、囡子緊做官、老鷹飛高高、囡子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緊做父。」或說「老鷹飛高高、生子生孫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快做老父」。這些童謠大多是為小孩祈福,期待將來有所成就。古時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只叫老鷹老鷹幾聲。最後將紅蛋分給圍觀或鄰近的小朋友。

親友禮俗

外家

嬰兒外婆此天會備「頭尾賀禮」及「外婆圓」送來女兒家。現今大多用禮金代替。

頭尾賀禮即是嬰兒從頭到腳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襪、手環及金飾。

外婆圓就是外婆送的粉紅色圓子。

親友

多半送衣物、金飾及紅包等禮品,俗稱「送庚」;

或用紅線作一小袋將錢幣或銀元放入袋中,再將袋子掛在嬰兒脖子上,俗稱「掛領」。

喜家

備油飯、米糕、酥餅、紅圓,現代人有用蛋糕、餅乾等答謝親友;

親友在回禮時依古禮須放少許白米及幾粒小石頭於容器中,以期嬰兒身體健康。

若是第一胎為男嬰,舊俗由父親帶著一隻雞、六瓶米酒及一盤油飯的「媒人禮」,去答謝媒人,媒人則以金飾回禮,且留下雞與油飯,但退回一半米酒。

嬰兒出生三天及滿月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並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前皆須於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飯、米糕、發粿、紅蛋;

點燭火;

神前獻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並祈求嬰兒平安順利長大;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神明;

燒壽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