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寿(1 / 4)

走马殿 笑笑笑先生 5230 字 2020-07-20

今天随便发一章什么叫做寿吧,出了点问题,我大概知道为什么无法签约了,应该是题材太过敏感,所以不少章节被封了。

其中还有知识章,应该是介绍的太过详细,所以存在封建迷信的嫌疑。

…………………………………………………

做寿

做壽

在習俗上,五十歲前所做的生日稱「內祝」,也就是在自家內做生日慶祝之意。

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而親朋好友也要送賀禮祝壽,之後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

一般做壽,各年紀有所不同稱呼,稱呼為下

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

六十歲稱小壽;

七十歲稱中壽;

八十歲稱上壽、大壽;

九十歲稱絳老添壽;

一百歲稱期頤。

一般壽誕的活動都由子孫發起,除了要佈置壽堂外,還要準備供品祭神拜祖,並準備壽宴招待親友。在壽宴的菜餚中,豬腳麵線是不可或缺的,豬腳像徵強健,麵線像徵長壽,祝福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壽麵時,要將壽麵拉高抽長,表示壽星將會福壽綿長,忌諱從中間咬斷。前往祝壽的親友以禮盒、酒或紅包等賀禮來祝壽,主人則回以壽桃、紅蛋、豬腳麵線、紅龜粿來回禮。出嫁的女兒則要加送雞、蛋、桃龜、衣服、金飾、紅包賀母壽;加送鞋、帽、衣服、紅包賀父壽,俗稱「拜壽」或「敬壽」。

祝壽的賀詞有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日月長明、松柏長春、榮壽誌慶、無量壽佛、

晉爵延齡,永祝遐齡、鶴算龜齡、南山獻壽、壽域宏開、奉殤上壽等。

做壽當日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感謝神明及祖先的庇佑。

祭拜完神明及祖先後,子孫依序向壽星跪拜,並道賀祝壽。

先祭拜神明

擇吉時;

半生熟五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五小杯;

神前獻茶、酒。

點燭、焚香三柱迎神,祈求一切順利。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神明;

燒金大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

再祭拜祖先

飯菜六碗、十碗、十二碗;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十一杯;

湯圓三碗;

紮紅紙麵線;

壽桃、紅龜粿;

點燭、焚香三柱敬祖;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祖先;

燒刈金、大銀往生錢、紙做黃金、馬蹄銀及冥用現鈔;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做滿月

依閩南、台灣地區俗例,人出生後三日、滿月、四月日、週歲都會舉行慶祝活動。

出生滿一個月叫「滿月」,一般男嬰在出生後的第三十天,女嬰則是第二十九天,滿月時所做的慶賀稱「做滿月」,有些人是選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長大後會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樣孝順父母。

這一天要剃掉嬰兒的頭髮,稱做「理胎髮」。理胎髮的規矩很多,要先備妥蔥、紅鴨蛋、紅雞蛋、石頭、金鎖片、銅錢放在浴缸內,嬰兒剃髮前須先沐浴,並用紅雞蛋及鴨蛋在嬰兒頭上輕輕滾動三次,取其「紅頂」,希望他平步青雲、功成名就;蔥取聰明之意;紅雞蛋有再生、繁殖及圓滿之意,也希望長個雞蛋臉;紅鴨蛋希望他長得高壯的寓意。而蔥取意「聰明」、石頭取意「壓膽」,期待小朋友頭殼快快長硬,如同石子般堅硬、健壯;金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