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资(4 / 5)

帝国重器 周硕 6492 字 2020-06-17

八十年代是多么的珍稀。可另一方面,一旦真的有一个这种地方,对这些企业的吸引力将会有多么大,简直就是一处圣地。

虽然不知道中铁建投银行内部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份榜单,但如果中铁建投在某地投资了某个非主流所有制企业,当地立刻就会多出很多闻讯而来的外地人进行考察。

中铁建投银行不过成立一年时间,就已经逐渐在工业界和企业界书里起了自己的招牌。

像是投资万吨水压机这样的项目,别说,似乎还真的只有它能够去做了。

楚江在林宗棠和其他三人热切的注视下,轻轻的翻开了自己手上的文件,将四份复印件送到了其他人面前。

“这是我们中铁建投银行做出的投资评估,请恕我直言,三万五千吨级的水压机在国内并没有什么优势。”

“怎么会没有优势?”颜永年扶了自己的眼镜,不待看自己面前的文件,就说道“目前国内最大的多向模锻水压机是西南铝的一万吨,三万五千吨可以填补国内空白,建成之后……”

“建成之后,国内也没有配套的需求。”楚江干脆的打断了颜永年的话,摇头道“万吨水压机的应用领域有几个,无非是汽轮机转子、船用大型曲轴和核电中的压力壳。汽轮机转子,电力系统现在不掌握汽轮机的生产技术,整机需要从国外进口,恐怕对方的企业不会同意用我们自己的转子。船用大型曲轴,我们向中船总公司进行了询问,暂时来说国内需要注意与日本船企的合作关系,不打算太快进入大型船舶的制造领域。而核电压力壳,这个就算国家建设核电站,三万五千吨水压机也加工不出来。”

颜永年和对面的何仁明、莫高文面面相觑,没想到楚江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当初是胡文海亲口同意了投资水压机,总不至于到中铁建投这里被退回来吧?

这可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了。

莫高文皱眉说道“楚经理说的也不算错,但汽轮机我们国内总是要自产的。如果在转子方面有了突破进展,电力系统说不定就会投资呢?船用大型曲轴,即使中船总公司现在没有这个打算,我们也可以生产出来向国外企业。至于说核电压力壳,三万五千吨水压机虽然加工不了,但我们不是还有后续计划。何况,我们的这台水压机,肯定能拿到盛飞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业务,这是可以肯定的。”

“莫厂长这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了,这对企业经营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楚江油盐不进,摇头道“即使如你所说,这些项目都会在未来推进下去,但开始的时候这台水压机难免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至于说盛飞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我想请问,黎明厂现在生产的发动机需要水压机生产的涡轮盘吗?”

“这个……”莫高文被楚江问的只能无言以对。

黎明厂现在生产的主要是涡喷13发动机,纵观国内目前能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如果有需要三万五千吨加工能力的――那妥妥的不是加工不出来了吗?

谈判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三万五千吨水压机需要配套。配套在没有三万五千吨水压机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存在,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首先投资建造三万五千吨水压机,然后国内制造需求才会跟上来。”林宗棠坐在上首发话“三万五千吨水压机是国内工业能力上台阶的大事,投资走在前面是必然的情况。”

“林老,您说的对。”楚江点头“重工业生产关系到国家战略,前期很可能面临投入产出之间的不平衡,也就只有国家能够负担这样的投入。但问题是,中铁建投是一家投资银行,银行必须要为投资者的资金负责。明知盈利前景堪忧还继续投入,以后还有人能把资金信任的交给我们吗?”

“那中铁建投的意思呢?不打算对盛重进行投资了?”

林宗棠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