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台车电力供应正常!”
郭文竖起大拇指,站在总控台前的工程师按动按钮,巨大的船舶总段开始以每分钟半米的速度行进。
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
这套船舶总段平移的技术,并非是来自日本或者其他国家,而是来自中国自己。
大黑鱼的建造技术中,中国早就已经掌握了巨型构件平移的技术。
目前这套系统,就是从大黑鱼的车间平移技术扩展而来。
与普通船舶的建造方式不同,水面船舶的建造是在船台进行的,哪怕是航空母舰也一样要露天建造。
但大黑鱼的建造却一开始就是从车间开始的。
核潜艇的建造虽然不是使用的巨型总段造船法,但最后有一步工作却和巨型总段造船法有异曲同工的作用。
那就是如何将大黑鱼从车间里挪出去,如何把它安放到船坞中。
091核潜艇吨位五千吨,比一艘三万吨散货轮的一个总段要重的多了。
而核潜艇的特殊性,更是对搬运过程中的稳dg度和精确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把搬运核潜艇的技术拿来做散货轮的总段合拢,那只能说是杀鸡焉用牛刀。
当巨型总段开始靠拢。
最终距离逐渐缩小。
激光经纬仪开始将自己测到的数ju,传输给银河1号拟真机。
根据拟真机的计算,将数ju传输给三维调整机,三维调整机驱动顶升液压系统调整总段姿态……这里的难点,是在船舶总段下面布置的顶升模块压力必须分布均匀。
这其中每一个顶升模块需要出力多少船舶姿态的控zhi程du,涉及到的是相当复杂的计算过程。
放到二三十年后,这些计算只要有一台笔记本就能搞定。
但是在八十年代。
它们实现的基础,则是银河1号巨型机。
经过最后的调整姿态,总段间的剖面逐渐对齐,互相之间的距离也已经减小到了连人也挤不进去的程du。
终于,总段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最终船体合二为一,再也难分彼此。
“嚯!”
“成功了!”
“太棒了,我们成功了!”
“巨型总段造船法万岁!”
“中船万岁!”
“我们成功了!成功了!”
就在那一瞬间,整个船台化成了一片欢呼雀跃的海洋。
所有人都忘乎所以的在欢呼着嚎叫着,忘我的去拥抱,去呐喊,去把手上所有的东西都扔出去,仿佛不如此都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就连胡文海自己都有些按捺不住,不经意间就湿润了眼睛,悄然紧紧的握住了双手。
他的目光注视着庞然大物似的船体,却发现自己张了张嘴,最后只喊出了一句话――“中国工人万岁!”
单独句话似乎只是一句口号和标语。
但唯独在这一刻。
它是充满了骄傲的感情。
胡文海突然明白了,这些“口号标语”
诞生时候的魔力。
为了这样一句话,真的有让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力量。
“中国工人万岁――”
“中国工人万岁――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渐渐地,船台上除了万岁声,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声音。
“好,好啊!”
柴老竟然也有些热泪盈眶,凭栏远眺。
目光所及之处,到处是欢呼的人群。
这样的场面。
柴老已经快十年没有见过了吧。
“到了今天,我也能安心的退下去了。”
柴老握着胡文海的手,掩息长叹“世界今后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