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贷款使用权(3 / 7)

帝国重器 周硕 9537 字 2020-06-17

节省了中国改革过程中饥渴的资本。

条件再怎么苛刻,也没人拿枪逼着人去借这笔钱不是。

本质上来说,这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

每年数千亿日元的贷款。

也确实是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只不过这些钱里有不小一部分,被用来“交学费”

了而已。

“目前虽然这笔贷款不能算是黑字环流的一部分,但两个项目有很大的相似点。十亿美元抵押一万亿日元,这相当于在当前的市值上增加了贷款四到五倍。正常来说,不可能有银行这么做业务。当然,有一国主权担保。其实没有抵押也一样能贷款出来。可这样一来性质就不同了,没有抵押,或许就要付出一些政zhi权力的损失,我以民间贷款为主体是很好的思路。同时这笔贷款也要求了全部用于对日采购,但目前次的采购权牢牢的抓在我们的手里,这个模式是值得借鉴的……”

黑字环流最为人诟病一点就在于此。

拿人手短,只有日本企业投标,人家背地里围个标,报多少数字招标方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而这次胡文海推动的万亿日元贷款虽然也要全部用于对日采购,但造船业上目前日本有动力要扶持中国,要“联中抗韩”

,这主动权就操在了中国手里。

同时因为这笔钱目的明确。

拉来了几家日本的顶级财团关注,利益涉及巨大,多方博弈之下就很难造成围标的结果了。

胡文海相信有了自己这次示范,明年日本人正式提出黑字环流计划,中国也应该不会如同历史上一样要交那么多学费了。

“综上所述,这个方案我认为可以接受。唯一需要讨论的地方,在于这笔钱的使用方式……”

胡文海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来位经委的副主任,神情平静的点点头。

有三菱三井这些财团推动,日本政府里也一直有黑字环流这样的声音,只要国内愿意给这笔贷款担保,这次的万亿日元大贷款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真正困难的地方不在怎么拿到这笔钱,而在于这笔钱怎么花。

中船总公司敢于大刀破斧的将自己身体里腐朽的部分砍掉,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进劳务派遣和一系列改革,绝不是柴老或者中船的整个高层都疯了,犯了轻敌冒进的幼稚病。

恰恰相反,国内当官的或许有常识缺乏或者官僚习气的问题,可哪有蠢蛋?

中船总公司做出的这一系列动作,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把这一万亿日元的使用权,攥到手里。

目前中船总公司表xiàn出来的改革魄力,说白了,不过是投名状,是证明自己有资格使用这笔钱的入场券。

能够对这笔钱去向发表意见的,胡文海肯定算一票,国家经委计委央行,这些政策和担保的肯定也能算一票。

其他的里各部门可都是要虎视眈眈的,中船部改企之后,最多算一央企,话语权是极大减小了的。

虽说中船总公司肯定能分下一块肉来。

但分多分少,那可是一万亿日元,波动个1人心疼一年的了。

为了这笔钱,中船总公司可算是豁出去的冲在了前面。

到了胡文海这里,究竟要怎么用这笔钱,也到了不得不摆上台面来的一件事。

同时,也是“绣城模式”

是否能推广出去的关键时刻。

“钱的使用上。如果能保证大部分用于中国的船舶制造工业升级……”

胡文海长出一口气,“那么我可以服从国家的安排。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先有项目后引进。不仅要引进设备,更要引进技术和管理。”

胡文海的目的很简单,手法也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打的项目拉动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