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二章 欺骗组织(1 / 5)

帝国重器 周硕 6339 字 2020-06-17

第二百七十一章二吴屠基达和胡文海目不转睛的小谟,等着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

更新最快的小说王小谟盘腿坐在席梦思床垫上,倒也不卖官司,干脆直接说道。

“小胡同志要掌握51份,要我说不仅是对他个人利益的一个保障,同样也是对整个熊猫国产化项目能够不受某些单位影响的保障。所以说,我们必须首先确立一个态度,那就是小胡同志掌握股权是好事,是个对国家有益的事情,绝不是中饱私囊薅国家的羊毛。”

王小谟这话说出来,二吴和屠基达相视一番苦笑,不由点了点头。

王小谟是电子系统的人,说话还真是不用太过顾忌,这话说的也就硬气了不少。

三人心里都明白,王小谟说的是什么意思。

熊猫国产化项目本身是个中央高层贯彻自己意志的产物,f14战斗机能否真正实现国产,国产有没有意义?

国内装备f14是否合适?

这些问题如果要走正规流程,先收集资料,然后开会专家讨论,研究影响,评价体系,考虑后勤和生产维护,从作战定位到作战思想进行辩论,从成本和效费比,从设计思想到设计理论,从军队的角度,从军工的角度,从参谋部的全国一盘棋角度考虑……这些论证和调研,光是确定f14能否国产化恐怕就要走个一两年的程序。

然后再有军工部门和航空部门总参总后国防科工委这些部门,再讨论国产化是否有这个必要?

仿制f14适合中国的需要吗?

切合军队的体系吗?

在有原装f14可以进口的情况下,追求国产有没有意义?

这个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就更多了,不说别的,至少601就对熊猫国产化项目耿耿于怀――f14的定位严zhong覆盖了歼八的功能,歼八的高空高速截击,也正是f14的拿手好戏。

原本历史上是没有f14,所以八爷才成了唯一可以依靠的救星。

601靠着歼八出了七个院士――当然,这并不是说601邪恶轴心,靠关系用歼八刷政绩。

歼八项目有关系的七位院士里。

温俊峰和赵振业两位院士,都不是601所的人,一位是贵航649所的总师,另一位则是金属材料专家,只是成果正好在歼八战斗机上应用了而已。

而601所的五位院士也是一样,依靠歼八战斗机这个项目平台,某方面的基础理论或者应用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了成为院士的资本。

但为什么偏偏是在歼八项目上出了这么多的院士呢?

原因很简单。

除了歼八当年就没有别的项目了啊!

可想而知,歼八项目里藏着多少关系和利益。

熊猫对歼八造成的影响。

航工部和601能不急吗!

除此以外,中国战机始终走的是苏系路线,搞美系战斗机这又是动了多少人的奶酪?

要从航工部手里抠出资源来搞熊猫,想想就觉得头疼。

哪怕是最善于拉杆子的屠基达,面对这样辣手的局面不都是一筹莫展么。

想也知道如果航工部或者601,甚至是已经拿下十号工程的611,谁会对熊猫的存zài不耿耿于怀?

十号或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但研发路线是否会受到干扰?

作为单发轻型三代机,要不要配合重型双发的熊猫形成战斗体系?

这里面的变数太多了。

如果让国资占了51。

这些体制内的分歧说不定还真是要生出不知道多少麻烦来。

这样在熊猫国产化项目中,哪怕只是发动机这一块,如果胡文海的私人资本超过51,这反而是在给熊猫国产化保驾护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