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技能评定(1 / 3)

帝国重器 周硕 3494 字 2020-06-17

五月的绣城已经是一片春暖花开,舒适宜人的天气了。背靠大海的渤船如果排除掉那永远响个不停的生产噪音,排除掉高耸入云的烟囱,排除掉车来车往的烟尘,破败老旧的基础建设和斑驳锈迹的巨大铁件,倒也真的是一片小资心仪的后工业时代魅力胜景。

不过可惜,这些东西如今可是一样不少。

所以恐怕如今的渤船,是真的一点也没有小布尔乔亚这种生物的存zài土壤。

也就是说,如今的渤船工人中,大家都现实主义的紧。

不现实也不行,渤船虽然是绣城数一数二的企业,可架不住人多。

一万多人的在职职工,小一万人的退休职工,外围上十万人的配套企业职工,这么多人吃的就是渤船这一口饭。

人一多,再如何厚实的家底大家分分,也就显不出来了。

五分钟的全体职工大会,这种别开生面的工作方式,仿佛是宣告了新科公司做事的与众不同和雷厉风行。

这不是,开完了职工大会之后,当天技能考试和岗位大比武的人就到了渤船厂区内,开始着手组织这些工作。

没有标语,没有条幅,没有又臭又长的动员大会,没有领导讲话,没有虚荣空洞的会场布置。

渤船的工作仍然是照常进行,只有被广播里叫到名字的工人,才允许离开工作岗位,成队成队的登上开到厂区里的大客车,远赴绣城进行技能考核。

造船业需要的工艺很多,最基础的车铣刨镗磨就不说了,焊接工艺也同样重要。

胡文海当初造航模喷气发动机,靠的就是渤船这里才有的氩弧焊技术。

类似的还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模型电工机修工,管工杂工油漆工,打磨装配起重工……真要一个个的全说一遍,那非得有相声演员报菜名那样的记忆力和嘴皮子不可。

光是为了凑齐这支测试队伍,胡文海就从绣城工业局下属的各大企业拉出来一支三四百人的队伍。

不过鉴于为了不耽误渤船本身的生产秩序。

以及本身渤船也没有这么多的设备和场地能够供测试使用,同时也是担心测试本身在渤船举行会受到什么干扰,所以测试地点被分别放在了绣城不同的企业里。

整个测试由三方完成,一方是绣城工业企业的测试场地和评分人员,一方是新科公司派出的监督考核团队,第三方则是工业局派出的协调队伍。

作为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测试企业,既然是工业局派下来的任务。

新科公司又了一定的报酬,那也就尽心尽力做到最好就是了。

好在职工技术评级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先例。

中国本身就有八级工制度,只不过到了八十年代已经逐渐名存实亡而已。

原本凭评定技术等级决定工资级别的制度,逐渐变成了靠资历级别和职位评定工资的体系。

胡文海的爷爷胡世武就是传说中的八级钳工,正所谓三年精车工十年烂钳工,能在钳工上达到八级,这已经是国宝级别的了。

而渤船是什么样的企业?

上万人的渤船几十年机加工经验的老师傅车载斗量,就好像大海一般。

为了在这片海洋里“淘宝”

,这次可是连胡世武本人都亲自出动了。

渤船的通勤车驶入崭新的新科工厂厂区,一车四十个平均年龄三四十岁的渤船工人从车上陆陆续续的走了下来。

他们身上穿着海蓝色的工作服。

仔细能发现他们的身上有着各种污渍,显然是刚从生产线上下来。

站在新科工厂大门旁边的宽敞停车区里,这些渤船的工人四处打望,有些拘谨和严su。

他们知道,自己今天的表xiàn将很大程du决定,自己未来三年工作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