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西的事当年可是人尽皆知,没想到不学无术,无作为的人,如今居然还来跑来园州学习,看来这龚亲大人果然有些手段。
好在这些手段也都还真是为了百姓。
既然如此董桓大人,也自然是要真心诚意的对待,这位朱亮西大人。
当然这董桓大人也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或许就是一时兴起罢了,不过能让如此一个人一时兴起这百姓之事,还有州县治理之事,也还是很不错。
那些太繁琐的,又劳累的东西,自然不能立刻马上就交给朱亮西去做。
还得循序渐进,先教他谢简单的,又容易的治理方法才行。
否则,一开始就上一次繁琐的东西,把人肯定是要吓跑的。
董桓大人也聪明,教他的第一件事便是‘找茬’。
这事很多人都喜欢做,朱亮西自然也不例外。
一说到‘找茬’朱亮西果然来劲了。那听得是一个仔细,中间还问了很多问题。
当然了找茬只是刚开始,整改才是最重要的事。
董桓大人也聪明,她告诉朱亮西说,让这整改的人自己先试试就行了。
当然,这里需要董桓大人举一些例子,有趣的例子。
“朱大人,最近写州可有什么您举得特别棘手的事。”
“教化百姓是最烦人的事了。”
“这也倒也是。不过我倒是有个办法。”
“董大人有什么办法,赶紧说出来让我听听。”
“朱大人可知道这些百姓为什么不喜欢被教化吗?”
“一帮刁明自然要教化了,自然也不喜欢教化了。”
“那朱大人为什么觉得他们是刁明呢?”
“没读过书,自然也没有什么文化。跟他们讲起道理来自然费劲了。”
“确实。那朱大人觉得这些农民知道如何种地,朱大人可知道?”
“种地我自然不知道。”
“朱大人觉得种地可是他们天生就会的?”
“应该也是有有人教吧。”
“既然种地能有人教,他们都愿意学,为什么教化,教他们文化,他就不愿意学呢?”
“为什么呢?”
“我怎么知道呢?朱大人当然要去问他们了。”
“怎么问?找茬啊。”
“找茬?”
“朱大人找个这种地的高手,去田里看农民种地。他们不是说他们擅长种地吗?就让这个高手去找茬,看他们哪里不对。然后指出来,改正。朱大人觉得可好?”
“这不错。这帮刁明一向只关心种地,我就找个种地高手。天天站在田坎上,让高手天天找他们的茬。看他们还敢不敢不听话。”朱亮西还真的来劲了。
“朱大人觉得好,又有趣,朱大人也算是没有白来一趟园州。”
“董大人太谦虚了。董大人可还有其他好办法。”朱亮西还真是来劲了。
“朱大人,咱们不着急,咱们吃了午饭,慢慢聊。”
“好。”
董桓大人说,“朱大人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事?”
“我平时就喜欢钓鱼。”
“钓鱼这个兴趣很好。朱大人平时都喜欢在哪里钓鱼呢?”
“江边。”
“不错。朱大人可有试过在湖里钓鱼。”
朱亮西自然也就是很乐意去做。
朱亮西此番园州之行,倒是觉得这董桓大人是个有趣的人。
这董桓大人教他的方法,哪里是什么治理州县的事啊。就是变着法在玩啊,变着法在娱乐。
这朱亮西自然也是乐意得不得了。
几天之后,朱亮西那是把董桓大人当成了知己了。什么话都和这个哥们说了。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