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靠在夏大人的肩上。
“明天从朝中回来,我就和你母亲给你准备你的婚事。”
“谢父亲。”夏娴脸上微笑的说着,内心中突然又有了些许的迷茫。有种生死未卜,前途不明的迷茫。
几个月之后,皇上按照约定,迎娶了夏娴。正式册封夏娴为贤妃,赐启南宫。
皇上这辈子明媚正确的女人,只能是皇后。
迎娶贤妃的礼仪,自然是不能和皇后相提并论。
贤妃进宫的前一天,父母在家中宴请了所有的亲朋好友进行答谢。贤妃儿时的小伙伴,小闺蜜也自然是要前来,和贤妃见上一面。毕竟进了宫,这以后能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
这些小伙伴中,年纪稍微大一点有的已经结婚,有的连孩子都有了。年级稍微小一点的,家里也在忙着给他们说亲。
“娴儿,这出嫁了可不比在家里,凡是都要多注意些。切不要惹了皇上,凡是还是多顺着点。姐姐也算是过来人,不会害你”一个比贤妃大几岁的姐姐说道。看来这个姐姐是个过来人,在提点贤妃。
“谢谢云儿姐姐提醒,我自然知道姐姐不会害我,我会多家注意的。”
“嗯,娴儿进了宫,就是贤妃娘娘了,以后咱们见面的机会可就不多了、真有些舍不得以,不然咱们以后还可以一起唠唠家常。”
“姐姐说的是。”
“姐姐知你平日里喜欢习武。”云儿姐姐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把匕首递给贤妃,“这进了皇宫,衣食无忧,姐姐前些时间,熏得一把匕首,想着您应该会喜欢。”
贤妃接过匕首,“谢谢云儿姐姐,我很喜欢。”
“你喜欢就好。”
“娴儿姐姐,我给你绣了一个荷包。”一个、岁的小女孩还有些奶声奶气的说道。
贤妃接过荷包,“绣得正好,真羡慕你们这儿女工。”
“让你学的你定是不知道跑哪里去练武了吧,现在后悔了吧。”云儿姐姐打趣夏娴说道。
几个小姐妹抓紧了最后和夏娴相处的时间,回忆着过去,偶尔也聊聊未来。
今日过后,要再见贤妃,不知是何年何月。即便是见了面,也未必能有现在这边亲密了。
次日清晨,便是选定的良辰吉日。为了赶在吉时前,将贤妃送到宫内。贤妃老早就起了床,坐在梳妆台前。贤妃的母亲为贤妃梳头,嘴里念叨着
一梳梳到尾;
二梳我姑娘白发齐眉;
三梳姑娘儿孙满地;
四梳老爷行好运,出路相逢遇贵人;
五梳五子登科来接契,五条银笋百样齐;
六梳亲朋来助庆,香闺对镜染胭红;
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鹊桥高架互轻平;
八梳八仙来贺寿,宝鸭穿莲道外游;
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
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
梳过头,贤妃谢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上了马车,离开了夏府,驶向皇宫。
贤妃进了宫,皇上还在朝堂进行早朝。毕竟,不是迎娶皇后。皇上不能到场,作为后宫之主,皇后还是必须要到场。
贤妃给皇后,行了礼。皇后人很和善,也没有端正皇后的架子,不让贤妃起来。
“起来吧,赐坐。本宫从小体弱多病,今后皇上还要靠贤妃妹妹多照顾。贤妃刚进宫,这宫中若是有什么不熟的地方,或是有什么需要,你差人告诉本宫。”
“臣妾谢过娘娘。”
“这宫里和宫外自然是有很多不一样,过些时候等你慢慢熟悉就会好些。”
“是,娘娘。”
“本宫身子弱,不能在外面待久了。本宫就先走了。本公还是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