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辽东有奏书。”虞允文将奏书呈递上去。
这份奏书正是刘彦宗写的。
赵桓打开看了一遍,同样的内容,写给宰相的奏书,与写给皇帝的奏疏,语气不同而已。
大臣们站在下面,大殿内气氛凝重。
辽东之事,半夜之间,几乎所有大臣都知道了。
赵桓稳坐上面,一语不发,意思很明显众爱卿,请尽情开始你们的表演。
众大臣沉默不言。
赵桓扫视一转下面道“都没有要说的?”
户部侍郎丁秋出列“启禀陛下,臣以为,刘御司所为欠妥。”
“丁卿你此话怎讲?”
“据臣了解,刘御司尚无确凿证据,便将郭怀义入狱,严刑拷打,有屈打成招之嫌疑。”
赵桓依然不说话,其他大臣也不说话。
过了一小会儿,赵桓才道“其他人呢?没有要说的?”
参知政事陈出列道“陛下,郭怀义是朝廷三品官员,统管辽东运输和财务,刘御司私用刑罚,确有不妥。”
按照正常流程,肯定是先要扣押下来,奏疏皇帝,告知宰相,由中枢议事决策。
要知道,那毕竟是三品大员啊!
显然,朝堂上的大臣们,觉得刘彦宗越权越得太狠了。
这一次是郭怀义,下一次呢?
朝廷高官,岂是说下狱就下狱的?
视政事堂为何处?
丁秋和陈只说刘彦宗处理郭怀义的方式有问题,并未否认郭怀义有罪,且避而不谈现在辽东发生的事情。
显然是都不想扯进去。
郭怀义是谁的人,这朝堂上大家心知肚明。
三司使周朝在一边,沉默得像一块木头。
而参知政事则似乎也不太关心郭怀义的死活,只想着说,借此机会让刘彦宗脱一层皮下来。
而众大臣的心思还在发在大相公虞允文身上,看他怎么来说。
心照不宣,郭怀义下台,对虞允文肯定是最好的。
他可以有机会安排自己的人去经略辽东了。
朝堂上死静一片,仿佛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赵桓淡淡道“没有人说话了吗?”
“陛下,刘御司所行,确有不妥。”
“臣附议!”
“臣附议!”
……
仿佛开了一道闸口,一瞬间就出列了十个大臣。
很显然,大家现在要狠狠参刘彦宗一把。
形势变得非常微妙。
刘彦宗是谁的人?
虞允文?周朝?还是陈?或者军督府?
都不是!
督察院和御史台是独立开来的,督察百官的。
他是皇帝的人!
他的言行代表了皇帝的意志。
现在,大臣们是对皇帝纵容刘彦宗有意见了。
皇帝的目光开始变得锋利起来。
赵桓道“周相公,你有什么话要说?”
一边一直沉默不言的周朝终于开口了“陛下,此当务之急,非刘御司之行,而是辽东之案,此案牵连之广,穷尽辽东官场,若处理不当,孔会引起战事。”
赵桓目光转移到虞允文身上“大相公呢?”
“臣以为周相公所言极是,眼下是处理辽东案之时,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
赵桓面色稍微缓下来。
其他大臣心中各自所思起来。
丁秋低着头,瞥了一眼周朝,心里道看来周相公是彻底放弃郭怀义了,不想再趟这趟浑水,甚至连这么好的机会(整垮刘彦宗)都不想抓住,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