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回答道:“此言甚是!陛下对我的知遇之恩如同再造父母,我阿史那社尔此生定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以报陛下的浩荡天恩!”
时光匆匆而过,数日之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阿史那社尔身着华丽的朝服,带着满心的感激之情踏入了皇宫。他沿着长长的宫道稳步前行,两旁的侍卫们见到他纷纷行礼致敬。终于,他来到了宏伟壮观的大殿之前。
阿史那社尔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进大殿。进入殿内后,他一眼便望见了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大唐皇帝陛下。只见皇帝陛下威严庄重,气宇轩昂,令人心生敬畏之意。
阿史那社尔快步走到殿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跪拜大礼。随后,他抬起头来,用洪亮而诚恳的声音说道:“陛下在上,请受微臣阿史那社尔一拜!多谢陛下隆恩浩荡,赐予微臣如此重任。微臣在此立誓,从今往后定会竭尽全力,为大唐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怕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若有半点违背誓言之处,愿遭天谴雷劈,永坠地狱不得超生!”说完这番话后,阿史那社尔再次叩头谢恩,额头重重地撞击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见李世民面带微笑,缓缓从那金光闪耀、雕龙刻凤的龙椅之上站起身来。他步履从容地下阶而行,径直走到那位跪地行礼之人面前,然后伸出双手,亲自将其扶起,并和颜悦色地开口道:“爱卿快快请起!朕深知你乃拥有雄韬伟略之大才之士啊!此次任命你为左骁卫大将军,实乃是寄予厚望于你。朕期望着你能够全心全意地协助朕,妥善治理那些突厥降部,从而稳固我大唐边疆之局势。”
而此时,被扶起的阿史那社尔则是一脸诚恳之色,他恭恭敬敬地向李世民抱拳施礼,言辞恳切地道:“陛下尽管放心,微臣在突厥已历经多年风雨,对于各部落的具体情形多少也算有所了解。此番承蒙陛下信任委以重任,微臣定会尽心尽力去行事,绝不敢辜负陛下的殷切嘱托。不过嘛,微臣毕竟初至京城,人生地不熟,诸多事务尚不明晰,故而还望陛下不吝赐教,多加提点一二。”
李世民闻听此言,不禁微微一笑,随即伸手轻轻拍了拍阿史那社尔的肩膀,宽慰道:“爱卿切莫如此自谦,以你的才能,处理这些事务自是不在话下。往后若真是遇上了棘手难题,尽可直言相告于朕,朕自会为你排忧解难。”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静静观瞧的李治,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始终紧紧盯着阿史那社尔,眼中满是好奇之意。待得阿史那社尔谢恩退下之后,李治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地凑到李世民身旁,仰头望着自己的父亲,迫不及待地发问道:“父皇,这位阿史那社尔当真如您所言那般厉害吗?儿臣看他似乎也并无特别之处。”
李世民笑着说:“治儿,你可别小瞧了他,他在突厥时就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而且为人正直,这样的人,对咱们大唐来说,可是难得的助力。”
李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道:“那他之前在突厥都经历了些什么?怎么就归降咱们大唐了。”
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带着李治走到一旁的椅子坐下,缓缓说道:“这阿史那社尔,原本在突厥也是意气风发,统领着敕勒诸部呢。可突厥内部局势动荡,各部之间纷争不断,他也遭遇了诸多困境,甚至还陷入过绝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挺了过来。后来,看到突厥大势已去,而我大唐又如此强盛,且对归降之人宽厚相待,他便归降了。”
李治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那他可真是个厉害,又有骨气的人。”
李世民笑着说:“是啊,所以朕才看重他,希望他能为我大唐所用,让边疆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