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亦欣赏。但你的军事战略和领导才能,是众人有目共睹的。这特进之位,不仅是对你过去功绩的肯定,更是朕希望你能在日后为大唐继续出谋划策。”
下朝后,李靖回到家中,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坐在书房中,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征战。那些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场画面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他深知,这新的任命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这时,他的儿子走进书房,看到父亲若有所思的样子,问道:“父亲,陛下任命您为特进,这是天大的好事,您为何还这般忧愁?”
李靖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儿啊,这特进之位,看似荣耀,实则重如泰山。陛下对我寄予厚望,我不能有丝毫懈怠。当今之大唐,虽说已然呈现出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之盛世景象,然而其周边地带却依旧存在诸多不安定之因素。身为大唐之臣,我自当肩负起保家卫国之重任,为大唐未来之军事布局深思熟虑一番。”
李靖心里想到:“更何况,那功高震主却不得赏赐之理,难道汝等至今尚未明悟乎?”
继续阅读
其子闻听此言后,微微颔首,应道:“父亲大人,您这一生驰骋疆场,为我大唐可谓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孩儿深知您所忧之事。不知父亲对此究竟作何打算呢?”
只见李靖缓缓站起身来,步履沉稳地行至窗边。他凝眸望向窗外,那满园盛开的娇艳桃花如霞似锦,美不胜收。但此刻,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这如画美景之上,而是专注于思考国家大事。稍顷,李靖方才开口言道:“吾欲率先洞悉当下周边地域之局势,详察究竟何处存有潜在之威胁隐患。与此同时,亦需密切关注我大唐军队之日常训练状况以及各类军备器械配备情形,切不可只因眼前短暂之安宁便心生懈怠,放松警觉啊!”
而此时,远在皇宫深处的御花园内,唐太宗李世民正与数位心腹重臣围坐一处,共同商议着有关李靖此次被委以特进一职一事。
李世民面带微笑,缓声说道:“李靖此番出任特进一衔,对于我大唐之军事发展实具深远意义及重大影响。朕衷心期望他能够在军事战略筹谋方面推陈出新,有所建树,进而进一步巩固我大唐辽阔无垠的边疆防线,确保社稷永固,江山无忧。”
房玄龄点头道:“陛下圣明。李靖将军经验丰富,他定能不负陛下所望。不过,陛下,如今我大唐周边局势看似平稳,但也有一些暗流涌动。比如西边的吐蕃,近年来势力渐长,我们不可不防。”
李世民皱眉道:“朕亦有所耳闻。吐蕃之地,地势险要,民风剽悍。若要应对,需有万全之策。”
魏征说道:“陛下,可让李靖将军先对吐蕃进行深入了解,再制定相应战略。同时,加强边境的防御工事和情报收集,以备不时之需。”
李世民点头道:“魏卿之言有理。朕这就召李靖进宫,与他商议此事。”
李靖接到圣旨,立刻进宫。在御书房中,李世民向他说明了对吐蕃的担忧。
李靖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吐蕃虽有发展,但目前对我大唐尚未构成直接威胁。不过,我们确实需要提前布局。臣建议,可先派一些精明能干的探子深入吐蕃,了解他们的军事部署、地形地貌以及内部情况。同时,在边境加强军事演练,展示我大唐的军威,让吐蕃不敢轻举妄动。”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药师此计甚好。朕就命你负责此事,所需人力、物力,你尽管调配。”
李靖领命而去,他开始着手挑选探子。他深知这些探子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情报的准确性,因此极为慎重。
他对负责挑选的官员说:“这些探子必须精通吐蕃语言,熟悉当地风俗,机智勇敢,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并获取情报。”
经过层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