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本应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可此刻的李世民却心不在焉,完全没有心思去细细品味这满园盎然的春色,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满满的都是挥之不去的忧虑之色。
就在这时,如同漆黑深夜中突然划过的一道璀璨流星一般,李世民的脑海中猛地闪过一丝灵感,仿佛是一道划破黑暗的希望之光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绪。紧接着,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心中已然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于是乎,他毫不犹豫地加快脚步,急匆匆地返回宫殿。回到宫中后,他立即颁下诏书,其内容如下:“朕之爱妻皇后久病不愈,至今仍未能痊愈。今欲修复废弃寺院,借由佛法之力祈求福祉降临,以期助皇后早日康复。故而,天下共计三百九十二所曾荒废的佛寺以及那些地处山水形胜之地且拥有七层宝塔的寺院,皆按照原来的名称重新设立并予以修缮。”
此诏书一经颁布,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朝廷上下顿时沸腾起来,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和激烈的议论。其中,有一位性格耿直的大臣紧锁眉头,忧心忡忡地走到李世民面前,抱拳施礼后直言进谏道:“陛下啊,您一直以来都并不推崇佛教,现今却因皇后娘娘的病情而作出这般决策,微臣担心此举将会引发众多非议与争论啊。”面对这位大臣的恳切之言,李世民目光坚毅,丝毫没有动摇之意,他大手一挥,果断地打断了对方的话语:“朕心里自然清楚此事的影响,但只要能够让皇后恢复健康,朕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
在民间,百姓们也都在谈论这件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感慨地说:“陛下对皇后娘娘真是情深义重啊,为了娘娘,竟不惜改变自己一直坚持的做法。”
一位年轻人则满脸好奇地问:“爷爷,那这些寺庙修好后,真的能让皇后娘娘病好吗?”
老者摇摇头,叹道:“这就看上天的旨意了,不过陛下这份心,真是难得啊。”
负责修复寺庙的官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四处召集工匠,筹集建筑材料,一场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在相州的修定寺,工匠们忙碌地清理着堆积如山的废墟,小心翼翼地修复着破损的墙壁和佛像。一位年轻的工匠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对身旁的同伴说:“咱可得用心干呐,这可都是为了皇后娘娘祈福。说不定,娘娘的病就因为咱们的努力而好了呢,那咱们可就积了大德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伴用力地点点头:“是啊,这活儿咱得当成自己家的事儿来干,盼着皇后娘娘能早日康复。”
益州的善寂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扛着沉重的木材,喊着号子,有条不紊地搭建着新的建筑。寺庙里的和尚们整日诵经祈福,那悠扬的诵经声在寺庙中回荡,他们都在为长孙皇后祈祷,希望她能早日摆脱病魔的纠缠。
若干年后,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来到益州的善寂寺。看着眼前的寺庙,还有人们虔诚的神情,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创作冲动。他拿起笔,蘸满墨汁,饱含深情地写下了《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一文。文中“文德后以十乱乘时,恭赞涂山之业。”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大加赞赏,对李世民为妻子祈福的举动更是赞叹不已,这篇文章也因此流传千古,成为了人们传颂爱情与美德的经典之作。
在长孙皇后的寝宫,李世民每天都会前来陪伴她,将修复寺庙的进展一一讲给她听。他温柔地握住长孙皇后的手,眼中满是爱意与期待:“观音婢,朕为你修复寺庙,祈求佛祖保佑你早日康复。你一定要好起来,朕和孩子们都离不开你啊。”
长孙皇后眼中闪着泪花,感动地说:“陛下,您为臣妾做这么多,臣妾真是无以为报。只是这病,若是不好,陛下也莫要太过伤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