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那些流言蜚语自然会不攻自破。无忌,你不要再推辞了。”
长孙无忌心中十分纠结,他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他心想:陛下如此信任我,我若再推辞,倒显得矫情,也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可我这外戚的身份,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实在让我如履薄冰。万一因我而让陛下被人诟病,损害了陛下的圣名,我可就万死莫赎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李世民似乎看穿了长孙无忌的心思,眼神中透着理解与鼓励,说道:“无忌,你无需担忧。朕既然敢任命你,就有十足的把握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你只需安心为大唐效力,用你的才能和行动证明朕的决定是正确的,让那些质疑的人无话可说。”
长孙无忌终于不再推辞,他缓缓跪地,眼中闪着泪花,拜谢道:“陛下如此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为大唐鞠躬尽瘁。臣必不负陛下的信任,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守护大唐。”
下朝后,长孙无忌回到家中,仍然心事重重,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一言不发。他的夫人看到他的样子,心中担忧,走上前来,轻声问道:“老爷,今日陛下任命你为司空,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为何还如此忧愁?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长孙无忌停下脚步,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说道:“夫人,你不知。我身为外戚,这司空之位太敏感了,稍有不慎,就可能给陛下带来麻烦,也怕自己能力有限,担不起这个重任啊。其中的利害关系,犹如一团乱麻,让我心烦意乱。”
夫人轻轻握住他的手,安慰他道:“老爷,陛下既然如此信任你,你就好好做就是了,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心中仿佛已经下定决心。
在皇宫的御花园里,李世民正在散步,他的心情也有些复杂。寒风吹过,花园中的花草微微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复杂的局势而不安。他知道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会引起一些争议,但他深信长孙无忌的能力,相信他能应对一切挑战。
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前来禀报:“陛下,魏徵求见。”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让他进来。”
魏徵身着朝服,神色严肃地走进御花园,行礼后说道:“陛下,今日任命长孙大人为司空之事,臣略有耳闻。陛下此举,虽出于公心,但难免会有一些风言风语。这官场如江湖,人心难测,臣担心会有人借此兴风作浪。不知陛下可有应对之策?”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笑道:“魏卿,朕不怕那些风言风语。只要长孙无忌能做好司空之职,用事实说话,那些流言自然会消散于无形。朕相信他的能力,也相信大唐的臣子们大多是明事理之人。”
魏徵点头道:“陛下英明。不过,还是要多加留意,以防小人利用此事做文章。这就像在平静的海面下,可能隐藏着暗礁,一不小心就会触礁沉船,不可不防。”
李世民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朕心中有数。魏卿,你觉得长孙无忌能胜任司空吗?”
魏徵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长孙大人才能卓越,无论是智谋还是谋略,都堪称一流,定能胜任司空之职。只是人心难测,只希望长孙大人能够谨慎行事。”
李世民看着远方,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这宫廷的风云变幻,说道:“朕相信无忌,也相信大唐的臣子们都是明事理之人。朕希望大唐能在贤能之士的辅佐下,蒸蒸日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长孙无忌走马上任司空。他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开始整顿吏治,他深入调查官员们的政绩和行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改革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每一项决策都深思熟虑,旨在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为百姓谋福。他的这种作风,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