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无法统一语言的国家(1 / 3)

说起来‘海吉拉斯’属于既崇高又可悲的一群人。

说他们‘崇高’还真不是瞎扯。

印度有一本大约两千年历史的梵语古书叫做《罗摩衍那》,还被选入人类文化遗产,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王子罗摩和他妻子悉多的史诗着作。

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个故事,就是说罗摩王子放弃了王位,选择到森林里自我流放进行修炼。但是罗摩作为印度古代传说中最伟大的英雄之一深受百姓爱戴,当时不少男女老少都要跟着他一起去森林里居住。

罗摩看到这个情况就下令让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回城里去不许跟着他。

最后大家离开后只有一个叫海吉拉斯的阉人留在了森林边上继续等待,这一等就是十四年。

等到十四年后罗摩从森林里出来后看到海吉拉斯还在也是大受感动,于是就赐予海吉拉斯在婚礼上和小孩出生时进行祝福的神力,让他去给那些新生儿和婚礼新人进行赐福。

而这个传统流传至今。

所以说海吉拉斯按理说应该是受人尊敬的人群。

但是这也只是‘按理说’。

海吉拉斯真实情况只能用‘可悲’来形容。

事实上他们都是被家人抛弃的。

印度贫富差距相当大,很多家庭生出孩子来无法养大,于是就通过宗教仪式让他们变成海吉拉斯,而当一个男孩变成海吉拉斯的时候就不归原生家庭扶养,而是找到一个被尊称为‘母亲’的老海吉拉斯养大,教他跳舞唱歌、念祝词、言行举止等事情。

而这样的‘母亲’手下网网友很多‘女儿’组成一个小家庭,然后每次有了收入交给母亲,再由‘母亲’进行分配。

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生活在贫民区,

现在的印度人尤其是年轻人谁愿意结婚、生孩子的时候找这么一波人去扎人眼球?

不过这些海拉吉斯倒也不怕,他们每天就在街头逛来逛去,然后看到谁家结婚就自己过去又唱又跳给人祝福。然后拿点儿好处赶紧溜。

但是这样日子也过不下去。所以很多海拉吉斯投身风俗业——毕竟有好这一口的。

反正说到底,如果说霓虹国的风俗业最有名;泡菜国的风俗业产值最高;东南亚的风俗业最吸引外国老头,那么印度的风俗业就是规模最大。

基本上印度每个城市都有像卡玛特普拉这样的地方,比如加尔各答的索纳加奇、新德里的加斯汀堡垒路等等。

不过这种‘穆扎’舞的转型却跟孟买有关。

孟买早些年的都市标志之一就是满马路的所谓‘舞吧’,全盛期的孟买有超过千家的‘舞吧’,超过十万名的‘舞女’。

那些舞吧就跟脱衣舞酒吧差不多,觉得舞女表现的好可以往舞池内扔钱,有别的想法就把舞娘叫下来单聊。

大概十多年前,孟买大规模取缔了这些舞吧,结果舞吧没了又多了各种各样的酒吧,其实都换汤不换药。

人家那边宝莱坞拍摄的风俗电影可以直接在A级电影院直接播放,全世界独此一号,就问还有谁不服?

为什么说‘穆扎’转变是跟孟买的‘舞吧’有关呢?

印度人有一点儿世界文明:就是他们莫名其妙的民族自信。

当年孟买的‘舞吧’最流行的舞蹈竟然是身着清凉的小姐姐跳‘改良’过的印度传统舞蹈。

于是‘高雅’、‘艺术’的穆扎就开始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变成了一种极其诱惑人的风格。

如果说当年瑞哈表演这首歌的时候是优美动人,现在的表演者跳的也很美,能感觉得出她已经是‘收着’跳了,但是还感觉给人满满的‘欲望’感。

能把一首这么抒情的曲子跳成这么勾人也算是她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