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回收利用(3 / 5)

,朱祁钰虽然没有详细的数据报告,不过这不是有于谦在眼前嘛。

“是,陛下,但这需要火药局的配合。”

于谦应下来后,就提了要求。

京营和火药局是分开管理,两者属于供需关系,而要想合理分配士兵的弹药量,必然需要火药局的数据。

“于卿,你这就搞错了。”

朱祁钰笑着,给于谦续了杯茶,笑道:“应当是兵部提出需求,火药局在己所能及之内供应,而非京营按照火药局的供应量安排训练。”

若是两年前,后者的做法并没错,毕竟当时需要随时准备大战,可现在就不一样了。

“陛下说的是,是臣想岔了。”

于谦说着,捧着茶就送到唇边,呷了一口,回味着茶水的甘香,再道:“陛下可准备何时对察合台用兵?”

正准备换茶叶的朱祁钰,右手停在半空,抬头看向于谦,问道:“朕何时说要对察合台用兵的?”

“并非臣猜测,而是之前陛下当众驱赶察合台使臣后,外使之中便有如此传言。”

于谦放下茶杯,继续道:“再者,勇武营团于哈密驻扎,更是加深此猜想。”

“勇武营团并非进攻,而是防守。”

朱祁钰重新动了起来,一边将茶碗里的茶叶倒入垃圾桶中,一边开口,道:“那哈密王屠戮了不少部落,此时甘肃省的关外普遍空虚,总需要有人填上,如今大明缺人,朕本打算令勇武营团就地落脚,恢复哈密生产建设,同时也能填上那些被屠戮的部落空缺。”

比起迁移百姓,让士兵投入生产建设,本身就有着令行禁止的便利,再者身体素质也比百姓要好更多。

在于谦以为朱祁钰打算休养生息的时候,便听到圣人的话语继续:“对察合台用兵,无需五万大军,到时候,让勇武营团如塞外侵扰我边寨那般,到察合台那边打打秋风,也能填补一些用度。”

说着,朱祁钰再次看向于谦,道:“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大规模用兵的消耗巨大,而勇武营团有着天然的劫掠优势,只要配合上关内的铁器供给,那些散布在察合台各地的部落,可没有大明这样的坚城。

虽然是无耻了些,但于谦并不反感,察合台中的部分部落一直对大明虎视眈眈,没道理大明一直要被动防守,以前被抢过去的,现在抢回来,这叫以直报怨。

“若是如此,臣建议扩建嘉峪关,将其打造成大型关隘,命沿途地方修缮官道,以方便随时运送补给。”

别看于谦平时激进,可到了战术层次上,于谦多是有着洪武一般的稳健。

“自是可以,不过,这事得让户部配合,官道可不仅仅朝廷在用,平时用得最多的,便是那些商会,将官道分段,晋商和秦商富得流油,存在银行里那么多钱,总该贡献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从京城到嘉峪关,需要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中山西就是晋商,而陕西则是秦商,两者都通过茶马交易,输粮换引,赚取了大量财富。

这并不是明朝才有,早在盛唐时,山西和陕西就有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在唐朝,秦商甚至被喻为国商,晋商这些,在其面前都要被归于后起之秀。

“臣明白。”

于谦已经十分熟悉这类操作,以前将商贾看作不事生产、投机取巧、舞弊钻营之辈,可现在能利用起来才发现,商贾那可是不要太香。

沈阳城的大部分钱财,就是商贾所贡献,极大减轻了国库的负担。

若说刚才圣人回收利用火药,而商贾可以算是朝廷的废物利用,而且有了地方商贾的动员,人力方面,朝廷仅需要适当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