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头瘦弱些的公骆驼,不妨碍后面繁育。”
李狗蛋点头,他们并没有想将所有的马和骆驼带走,留一些在沙州城,将牲畜作为沙州城的资产,让这些妇孺去放牧繁育,就算她们经受了苦难,可也不能闲下来。
劳动是城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勇武营团在哈密也开始放养战马,对于本就是牧民的战士来说,十分得心应手,而通过这样方式就能建立起城镇的基础奖惩机制。
“也是,如今到了沙州城,也该让战士们都好好休息一下。”
说干就干,有了张三和李狗蛋的点头,队长立刻让人去挑选骆驼,同时也将这件事告诉给罗海,让罗海去通知妇孺。
没多久,骆驼就被拉出来,脖子被粗绳绑着,任由人拉着站到了场中间。
这种长脖子生物,宰杀起来很简单,只需要往脖子上抹一刀,等骆驼失血乏力倒地,再顺着之前的伤口斩下头颅,之后只需要剥皮割肉了。
民以食为天,华夏人更是能够充分利用各部位肉食,并没有什么蹄子不能吃,内脏不能吃的规矩,只不过是有些贵人觉得自己很是尊贵,不屑于吃下水而已。
张三这方面和朱祁钰一样,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所以战士们也是被将领所传染,什么宗教规矩都被抛弃。
继续阅读
一人拿着部队里自带的铁秤,调整好秤砣,那前端的弯钩直接扎入肉中,提起等一两秒,还在跳动的鲜红肉块就直接被交到妇人手里。
和杀人斩首不一样,面对骆驼肉,就算是孩童也忍不住流口水。
那是身体对于营养的渴望,连生存都是问题,就别想着什么慈悲之心。
“等会儿军营中会统一做熏腊肉,如此能够保存更久,家中吃剩的肉可以到军营加工。”
不要以为一斤肉只能吃一天,华夏很多地区都有熏肉、腊肉、腌肉的做法,为的就是让荤肉储存更久,原因便是荤肉得之不易,基本上是逢年过节才会取一些吃。
勇武营团更是如此,战马是不能随意宰杀,那是机动战力的保障,军队里的香饽饽。
所以他们大多数肉食是经过加工,能够长期储存的预制品。
可以说,这类的预制品是华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解决了很多老百姓的食物问题。
并非所有老百姓都能吃得起新鲜肉菜,储存久的东西,比不上新鲜食物,所以价格上自然会低不少。
特别是沿海或是其他靠近盐产地的地方更是如此,咸鱼必然比鲜鱼便宜很多。
听到战士说军营那边会帮忙处理鲜肉,妇人们顿时就在心中计划好了这一斤肉要如何规划。
苦日子过多了,大多数人都在生活中学会了精打细算,更何况是珍贵的肉食。
什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是强盗的生活,是建立在贫苦百姓上的掠夺者。
至于骨头,那自然是由军营接收,直接和下水一起煮成汤,在军营里分一分,配上干粮什么的,营养补充就十分丰富。
攻城第一天就放粮发肉,极大收获了民心。
之前张三所释放给妇孺的恐惧,在这一刻变成了敬畏。
等全部发放结束,张三和士兵们就聚到了一起,早就垒起来的土灶已经点起了火,毗邻河流的好处就是这里并不缺水,各种瓦罐已经满满当当。
骆驼骨并不会直接放入锅中,必须先敲碎,这样才能从骨髓中煮成油脂,这对于使力气的人来说,可是大补之物。
动物的全身都是宝,骨头吃完之后,还能加工成骨刀或者斧头,可以变成沙州城居民的工具。
在军营开灶时,沙州城里错落的房屋也飘起了袅袅炊烟。
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描述这里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