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锦绣文章(2 / 5)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3212 字 4个月前

怎讲,师兄何必卖关子,但说无妨。”

种浩急道:“快快说来,好让我了然不惑,西夏乃我大宋西北宿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此番去了西夏,想必所见所闻必定与众不同,情真意切。”

“好,看看你们一个个急什么?不急不急,待我慢慢道来。”张明远依然卖关子,摇头晃脑,装腔作势,滑稽起来,不在话下。

种浩、费无极笑着过来捂张明远的嘴巴:“好了,不要说了,可以闭嘴了。你就知道卖关子,有什么了不起的,故弄玄虚,卖弄你的臭学问。不稀罕了,有什么了不起。”三人打闹开来,乐此不彼。

种师道见状,叹道:“你们真是孩子气,如若溪儿在,你们四个便要闹个天翻地覆了。”捋了捋胡须,哈哈大笑。

片刻,种师道不觉想起种溪一人前往东京,顿时眼里含泪。为了不让种浩、张明远、费无极发觉,便赶忙擦干,道:“老夫略感倦乏,你们三个自在说话,为父回屋歇息片刻。”

种浩听了方才种师道的话,又见他这般光景,心中自然明白过来,不觉也不好受,便问道:“爹爹近来身体如何?”

种师道捋了捋胡须,笑道:“还好,还好,不用管我,浩儿替为父照顾好明远、无极。你们自在说话,老夫略感倦乏,歇息片刻就好。”

张明远、费无极也近前询问种师道,为何眼圈红了。种师道搪塞一番,三人才坐了下来。管家正好路过,见种师道脸色不佳,便扶着种师道慢慢离去。

种浩见状,紧锁眉头,缓缓道:“爹爹为何突然脸色煞白。”费无极道:“想必上次旧病复发。”张明远叹道:“上了年纪,旧病复发,的确令人担忧。”

费无极见种浩闷闷不乐,便打圆场道:“明远师兄,你方才卖关子,眼下不用卖关子了,还不快说。我看方才干爹就是被你卖关子给气到了。”种浩这才扑哧一笑,乐个不住。

张明远见种浩笑了,立马笑道:“好,好,我说。看看你们,猴急什么。我也是一家之言,你们听听也好,不必深以为然,只要以之为然就很好了。”笑了笑。

“真是婆婆妈妈,好不烦人。爱说不说,不听也罢。”种浩、费无极马上不耐烦,意欲离开。

张明远乐道:“哎,别走啊,我可要说了。其一,曾几何时,我大宋对西夏严防死守,意图持久消耗,使其自生自灭。辽国又虎视眈眈,如此两面夹击,自然使其无暇顾及西域之地。其二,西域皆不毛之地,大漠孤烟,不值得西夏大动干戈。”如此头头是道的分析,也难为自己了,不过对西夏也是一知半解。要知道乾顺这人不可小觑,他的宏图大志,往往神出鬼没,世人皆称乾顺有元昊遗风。实则有唐太宗遗风。许多契丹人也是对乾顺甘拜下风,有许多契丹人也投奔麾下,意欲建功立业。更别说宋朝中原人,有些不得志的书生,更是慕名而来。有些定居兴庆府,有些在西夏教书育人。想到这里,不觉仰天长叹。

费无极、种浩马上转过身来,见张明远这般模样,不觉面面相觑,顿时颇为赞同,叹服不已。三人见荷花池美轮美奂,皆喜乐无比,笑容满面。

到了夜色时分,种师道也醒了,和张明远、费无极、种浩一同抵达书房。费无极迫不及待的打开张叔夜的赋文《宣和使夏记》 ,他看到,那文章上言道:

宣和元年,四月时节。草长之际,莺歌燕舞。大宋使节往西夏,翻越六盘,望长河落日圆。蓝天白云绕山水之间,大漠孤烟走烈马边关。吾思之美矣,吾觉之乐矣。自古诗言志,歌咏言,如今诗词在渔翁。洒下千里网,得肥鱼、采鲜藕,美味佳肴于口中,赞叹有其声。塞上江南有风景,一马平川披朔风。

灵州西平府,黄河滔滔白浪笑。兴州兴庆府,月上贺兰梦逍遥。金沙大漠,交汇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