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老神仙(2 / 4)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2520 字 4个月前

了长安京兆府好似老顽童一般,虽有武功在身,毕竟老了。动不动就行侠仗义,飞身而起的与人单打独斗。虽然厉害,可我看他每次与人交手后也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体力不支。”老头掷地有声道。

费无极点点头,道:“老神仙果然不同凡响,所言极是。可惜我师父他老人家实在是放心不下,一句话,‘行侠仗义,为国为民。’”老头道:“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朽并非不曾知晓,行侠仗义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无可厚非。你家师父年轻时候就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实不相瞒,我与你家师父也是师出同门,一起在龙虎山拜师学艺。他学道习武,我学道行医。作为师弟,老夫对他也是多有教诲。后来离开龙虎山,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只是年纪大了,也不愿惹是生非,只求天下太平,四方无事,安度晚年了。”

费无极又惊又喜,马上作揖问道:“弟子见礼了,原来是师叔。龙虎山,这名字好生奇怪。弟子与世隔绝过,故而在终南山上许多时日,对山下之事和天下人间,知之甚少,还望师伯教诲。”听到费无极如此彬彬有礼,又想向他讨教,老头顿时喜道:“好说,好说。大汉永平五年,天师张道陵携弟子王长云游至鄱阳湖,来到云锦山。师徒二人在山中修炼九天神丹,所谓,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这云锦山就改名叫做龙虎山了。也是山下百姓的叫法。这龙虎山有三绝,所谓道都仙府,天下第一;丹山碧水,神仙仙境;悬棺屹立,世所罕见。要说这龙虎山的绝妙还是丹山碧水值得一说。如若修仙悟道,此处便是绝好去处。”

继续阅读

费无极追问道:“老神仙,但说无妨,晚辈也好大开眼界。以后可以去走一遭也算不枉此生了。”老头笑道:“据说那王安石游览龙虎山丹山碧水时,曾即兴赋诗一首,老朽也曾记得几句,正所谓:

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

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费无极拍手笑道:“妙,实在妙极。”正在此时,只听的是如此之声传来。“什么妙啊妙的,你和老人家啰哩啰嗦说什么,快走,快走。”费无极转过脸去,原来是张明远回来了,张明远说着就拉着费无极要走。老头捋了捋胡须道:“好了,老朽也有事在身,后会有期。”张明远回过头来拱手作揖,略带歉意道:“老人家请担待,我们要赶路,就不打扰了,后会有期。”费无极再拜道:“老神仙,后会有期。”老头点点头笑而不语,顷刻转过身去,站了起来,拄着拐杖,慢慢离去,不觉消失在人来人往之间,不见了踪迹。

此时,又有两个身影走了过去,便是老毒物和小毒物,他们这几日一直在监视种师道府邸,见张明远和费无极离开,便跟了出来。看他们分散开来,也纳闷,便静观其变,没想到一个老头出来搅和,这让老毒物和小毒物百思不得其解,一瞬间大伤脑筋,面面相觑,渐行渐远。

“无极,你想去何处逛一逛?是种浩带我们去的书坊,还是种溪引我们看的画店。我见种溪对笔墨纸砚很有慧眼,他一张口,店家就知道碰到行家里手了,想忽悠,却也不能。如若不是种溪,那日便上当受骗了。店家定将竹纸当作澄心堂纸卖于我们了。我们可不懂这个,种溪时常作画,自然心知肚明。”张明远道。费无极不睬张明远,依然坐在茶肆,一声不吭。

张明远道:“种浩带我们去的书店里面,有许多书。听说皆是从成都,苏杭而来。印刷的确精美绝伦,令人爱不释手。”费无极依然一言不发,只是看着路边的行人。张明远喝了一口茶,拍了拍费无极的胳膊,纳闷道:“你如何不说话,喝了半天茶,莫非喝傻了不成?”

费无极垂眉之际,闷闷不乐道:“你方才太也无礼。尊老爱幼都不懂,气煞我也。方才不是火急火燎要快走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