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出题(2 / 2)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1337 字 4个月前

李长安和大嘴都愣了愣,没想到扁头出其不意,令人刮目相看,居然提出如此问题,很难答对。这可是大宋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琢磨的疑难问题之一,一时间成为风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曾料想,扁头居然也拿来比试,此等想法,出人意料。扁头得意洋洋之际,费无极道:“刘禹锡的这句诗真不错,当时的皇帝是唐顺宗。长安自然是京城。这首诗说的就是长安。”

张明远道:“不错,的确如此。”李长安和大嘴都点了点头。阿长也灰心丧气,以为难不住他们。扁头却笑道:“此言差矣,洛阳牡丹,天下第一。大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诗,说的京城,便是洛阳。”

李长安道:“大唐,长安是京城,洛阳被武则天称之为神都。洛阳牡丹的确名扬天下。”扁头笑出声来,以为志在必得。大嘴道:“但是,长安也有牡丹。长安的荷花、牡丹,应有尽有。那杨贵妃号称牡丹仙子。”扁头灰头土脸。阿长发笑,张明远和费无极洋洋得意。李长安和大嘴,又看四人如何比试。

张明远道:“我出一题,扁头师哥作答,如何?”扁头道:“但说无妨。”张明远道:“我读《魏略》和《资治通鉴》很有感触,却有一事不明,还望师哥赐教。”阿长道:“说三分还没听够,真有你的。”张明远道:“诸葛亮当年如若听从魏延的计谋,出子午谷,便是出奇制胜,能不能夺取长安,直逼洛阳?为何他舍近求远,偏偏去岐山脚下五丈原累死。”

扁头一头雾水,阿长瞠目结舌。大嘴刮目相看,李长安欣慰之至。没想到三国故事,小小年纪便想到此处,令人汗颜。见众人都不说话,费无极道:“这问题,再简单不过。”张明远道:“师弟,但说无妨。”李长安和大嘴齐声道:“快说。”扁头和阿长也欲言又止,挠了挠后脑勺,尴尬一笑,毕竟自己没曾想过这些问题。

费无极摇摇头,笑道;“我不知道,方才开玩笑罢了。”众人又看张明远,张明远道:“其一,诸葛亮谨小慎微,怕突袭子午谷,会惨败。蜀国势微,不可冒险。其二,魏延如若一举成功,便会镇守长安,自立为王。如若尾大不掉,便是心腹大患。其三,诸葛亮并不信任魏延,对他有所防备。”

李长安抚掌大笑:“好好好,明远果然聪明过人,实乃少年英才。”大嘴道:“关中与蜀中,就隔着这巍巍终南山。此乃兵家必争之地。”李长安道:“三国时,魏蜀吴三足鼎立,此地便是蜀国和魏国对战之地。有多少将士长眠于此。”不觉长叹一声。

张明远道:“自古有‘终南捷径’一说,不知为何如此。”李长安道:“汉唐两代,长安乃京城。许多读书人都渴望博取功名,终南山又靠近长安。故而他们都隐居终南山,以待天时。”

大嘴道:“此处进可下山为官,退可上山隐居,再好不过。”扁头道:“俺不愿做官。”阿长道:“俺也是。”扁头惊道:“你也说俺,不许学俺,‘俺’字,只能俺一人说。”众人都笑。

不多时,扁头、阿长相携离去,张明远和费无极说说笑笑,李长安和大嘴也乐此不彼。终南山上,松柏片片,绿树成荫,鸟雀翔集,风光无限。

两宋传奇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