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章:《桃花源记》(1)(1 / 2)

真实的视角 鲁油 4697 字 2020-01-27

自然,这是一篇非常生动的课文。

虽然字数不多,却给了读者不少的想象空间。

吴真实读完了一遍之后也是浮想联翩。

为什么渔人第一次可以找到这个风水宝地,到了后来,再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呢?

毕竟,整个路上都留了标记。

渔人的那些记录也绝不是刻舟求剑。

自然,陶渊明想表现的情怀如果不结合历史背景还是很难理解的。

带着一连串稳定,吴真实算是进入了梦乡。

早自习则是李老师亲自来守,“晋太元中武陵人以……”的声音回荡在教室。

大家的读书声还是比较有节奏的,不过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感情。ii

毕竟,这篇文章出现的年代已经久远,很多字的读音和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出入,所以在不太理解意思的情况下确实很难把握感情。

不过,渔人进入那么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的兴奋还是可以从文中感受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个桃花源。

但是,似乎这又不太现实,毕竟,看似简单的“阡陌交通”是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做好和维护好的,而这么一个地方似乎不存在足够的人力物力。

于是,读得越多,问题也越多。

最终,吴真实发现,陶渊明描写得愈美好,这个地方也就显得愈加虚幻。

似乎,这个“桃花源”就是那么的遥不可及。ii

接着,带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就进入了语文课。

李老师笑着说“大家首先来说说你们心中的桃花源吧。”

自然,同学们的答案大相径庭。

陈全第一个站起来笑着说“我心中的桃花源,那就是网吧遍地。”

接着,笑声就在教室里回荡了起来。

李老师马上笑着说“哈哈,这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啊。网吧怕是没有用了,难道你想从桃花源中把网线牵出来吗?”

自然,李老师这么一回答,教室里更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一向机智的陈全似乎也想不到什么来反驳了。

接着,同学们的答案就多样了起来,书之谷,花之谷,甚至龙之谷之类的答案都出现了。ii

似乎,“桃花源”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人们心中最想去的地方。

一向英语不好的黄始新则突然飙出了一句英语“oneiece和allbe”

听着这个答案,大部分人都显得一阵懵。

只有少数几个对动漫耕耘比较深的同学鼓起了掌。

毕竟,在这个时候,路飞一伙的旅程还并没有流行起来。

nneiece(罗杰留下的东西?亦或是象征自由?目前由于漫画没有完结,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和香吉士想获得的allbe(香吉士的梦想海上餐厅)。

不过,总的来说,大家的答案都倾向于将“桃花源”描述成自己的理想之地。

自然,一个地方描述得越是理想化,那么就越是显得美好和虚幻。ii

接着,乘热打铁,乌托邦的概念被李老师提了出来。

原来,东方文明的桃花源和西方文明的乌托邦居然如此的相似。

李老师笑着说“这个乌托邦直接字面的意思可以翻译为不存在的地方,自然,与此对应,现实中的桃花源也不存在。”

停顿了下,李老师继续说“不过,心中的乌托邦和桃花源依然能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来,东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气候的变迁等原因,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迁,与此同时自然矛盾也就不断激发。

接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