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甘心(2 / 3)

竹根就是没人要的废木头,即便请人雕成花啊鸟啊,仍旧不会有人买的,要是真有人买,那双丫山上那么多废旧的老树根,怎么没人拣去雕花卖钱?

“好了,越说越不像话,她们仨就是普通的小丫头,哪担得起菩萨的称号,你那张嘴一高兴就知道胡咧咧,以后不兴再这样瞎说。”

罗姥娘叉着腰,瞪了儿子一眼,叫他不许胡说,她这么做是有讲究的,小孩子尤其是普通人家的小孩,不能往高了夸,更不能往神佛上头夸,万一命格不够撑不住咋办,尤其是小桂圆,她的命格最弱,要是再小点,她少不得要给桂圆起个狗妮儿、狗剩子这样的贱名,这样才能好养活。如今她都八岁了,不起就不起了吧。

眼瞅着天色不早,大舅一家已经开始准备晚饭了,家里来了娇客,自然要备些鱼肉款待她们,不过他家如今手头紧,买不了猪肉羊肉,只能先到村里善打鱼的人家那里先赊一条鱼来,等过几天卖了鸡蛋换了钱再还他。

眼看马上就到饭点,刘桂圆的肚子早饿了,她暂时按耐住心里的想法,决定吃饱了肚子再和大舅谈谈怎么拯救竹园老化的问题。

“红枣、花生、桂圆,都来吃饭了,莲子不用问,我喂她吃过面糊糊,这会儿自个在竹榻上玩呢,不碍事。”

罗姥娘手里抱着一摞碗筷,站在厨房门口,唤着姐妹仨个出来吃饭,那头大表哥从北屋墙边拎起一张竹桌,啪得一声放到院子中央,然后手脚并用,将一连串的竹板凳搬了过来,刘桂圆几个见了,赶忙去接。

今日的饭大都是罗姥娘动手烧的,虽然除了一盘鱼是荤菜,其余的都是从菜园里现摘的蔬菜,但仍旧被她整治的有模有样,看起来丰盛可口。

一盘尖椒炒鸡蛋,一盘芹菜炒咸肉粒,一盘凉拌番茄,一盘韭菜炒腌笋,一盆丝瓜鸡蛋汤,加上红烧鱼正好六个菜,这就是农家待客的标准了。

吃饭期间,大舅母方氏戳着鱼头,问罗姥娘:“娘,咱家还有多少个鸡蛋?

“多着呢,我刚数了数,还有二三十个,够咱家吃的。”罗姥娘假装听不懂她话里的意思。

“啥,就二三十个了,这些够干啥的,后天你过寿得吃鸡蛋吧,再过几天到祝家相看也得带点礼去吧,眼看着天热鸡不爱下蛋,拢共剩下没几个蛋,还拿去换两条鱼,这日子以后还过不过了?”

罗姥娘善养鸡,以前家里条件好,只养个五六只够下蛋的就行,后来大舅收木材亏了本,竹园那头又出了事,罗姥娘就开始大肆养鸡了,先是十来只的养,再是十几只的养,今年更是一口气养了二十五只鸡。这一年到头,家里吃穿嚼用一半从地里来,另一半就是从鸡蛋上来。

像莲子刚出生那会儿,罗姥娘为她打的银锁就是用鸡蛋换钱添置的,大舅母方氏本就介怀罗姥娘用卖鸡蛋的钱打银锁,如今看到饭桌上摆着一盘红烧鱼,厨房水缸里还养着一条更大的鱼,自然心情不顺畅。

“吃饭呢,说这些干啥?”

大舅张成栋有些不悦,用筷子轻摔了下桌子,示意方氏不要当着外甥女的面说这些。不过,方氏可不买他的帐,张口就问他:“那好,不说鸡蛋的事,我找你说别的事。铁竹的亲事你准备怎么办,十六两彩礼家里只能凑出三两,剩下的到哪里去筹?”

这事本来张成栋也头疼的很,不过如今有了雕刻老竹根的法子,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筹到一些做生意的本钱,到时候再到外头收木材好了,大不了辛苦些,多往深山里走走,想到此对方氏说:“铁竹的亲事可以先缓个半年,届时我凑够了本钱,约上几个同行,亲自到闽地走一趟,那里的杉木长得好,如果送到江南……”

“你还要出去收木材?好啊,我看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当年要不是拿走家里的全部积蓄收木材,咱家也不至于落到现在吃个鸡蛋都要算计的地步,你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