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借牛奶(2 / 3)

照二姐刘花生说,这里好多年以前闹过大灾荒,好多人收不上庄稼饿死了,后来他们这地方才流行起了种玉蜀黍等作物。

这点正好和明朝末年对上了号,因为末年频发灾荒,当地人在老家活不下去,这才拿着花鼓到外头富庶的地方唱曲乞讨,慢慢的就形成了当地人外出挣钱谋生的一种手段。

“那现在的皇帝是哪一位?今年是哪一年?”刘桂圆不想猜来猜去,她历史又不好,索性直接问她姐。

“你怎么敢说那两个字!”刘花生吓了一跳,忙捂住她的嘴。

“万岁的名讳我们哪敢说,不过现在是大平十一年。桂圆,你问这干啥?”刘红枣走过来趴在她耳朵边小声说着。

“那明朝还在吗?”刘桂圆心里有了预测,急忙小声问她大姐。

“那是前朝,已过去十一年了,如今是大昍朝。这些你今天问过就算知道了,以后可别再问。”刘红枣拍拍刘桂圆的肩膀,左手食指放在嘴唇上,作出“嘘”的动作。

“就是,以后别问了。”刘花生跟着附和道。

刘桂圆点点头,作了个抹脖子的动作,立马逗笑了方才还紧张兮兮的二人。

看来,这个大昍朝应该是明朝的后续,可是明朝过了不是清朝吗?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刘桂圆也就抛开不想了,反正无论哪个朝代,她还不是得一样过日子。

猪草拾掇完,刘红枣和刘桂圆将两大粪箕的猪草送去三婶娘家,她家今年一共养了三头小猪仔,正能吃得很。

除了猪草,她家还有些去年吃剩下的麦麸子,早送了大半到三婶娘家,不然一向抠门的三婶娘,怎么会允给她家两三斤猪肉。

刘崇山吃过午饭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在她看来,这个爹就是个不务正业的。

到里屋给张氏倒了一回尿盆,在床底下的木盆里找到一块莲子换下的尿布,刘桂圆一并拿到屋外的空地处洗了。

等她洗好尿布,大姐二姐也回来了,三姐妹聚在一起商量,一会儿结伴去刘大双家借点牛奶。

“要不我带桂圆去,咱三个人都去不好。”刘红枣想了想提议,主要她和大伯家的刘金娣年龄相仿,玩的也好。

“行,那我在家陪咱娘说说话。”刘花生从早上忙到现在,也乐的清闲。

三人商定好,刘红枣带着刘桂圆,提着小半口袋的玉米渣子往刘金娣家去了。

刘金娣家果然像二姐说的那样,家里生活条件不错,两间并在一起的屋子,一间是齐整的土坯房,另一间是青砖堆砌的半瓦房。

绕过一堵土坯围墙,刘红枣敲了两下半掩着的暗红色木门,没多时就有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过来开门。

“咦,红枣来了,怎么这么久不来找我玩?”刘金娣看到好姐妹刘红枣过来,高兴的挽着她的胳膊,一低头看到刘桂圆跟在后头,好奇的问:“这是桂圆……现在不傻了?”

“嗯,现在可懂事了,炒菜做饭都能做。”刘红枣一副自豪的表情,原来村里有个别人看到妹妹桂圆,总是明里暗里的讥笑,现在看他们还敢。

说完指着刘金娣对刘桂圆说:“你要喊她堂姐,知道吗?”

刘桂圆弯着月牙眼,笑着喊了一句,刘金娣还没来得及应,屋里传出一道中气十足的女声。

“刘金娣,就一双石榴花鞋垫,你能绣四天,你那手是猪蹄子吗?”话刚落下,身穿红色衣裙的刘钱氏手里拿着一对绣花鞋垫走了出来。

“娘,有人在呢。”刘金娣被亲娘说了一顿,气的原地跺起了脚,随即想到什么似的,对刘红枣说:“对了红枣,你教教我怎么用双面绣吧?”

刘红枣以前学过一点双面绣的手艺,还是张氏手把手教她的,后来自打三妹出生,张氏没时间也没心情教女儿学刺绣,所以这个双面绣技法就连刘花生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