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会将这些经文全部融入金冠中,陛下佩戴金冠,就能随时查阅天下道书。”
嘉靖帝看了一眼李长昼。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崇祯皇帝就算不因江山破灭而自尽,也会因为身后只剩一个太监跟随而自尽。
作为皇帝,被人奉承、前呼后拥是常态。
任何人拼尽一切来奉承自己,嘉靖帝都坦然接受,对方不这么做,他才会奇怪,不能接受。
面对李长昼时,嘉靖帝却很小心。
对方描绘的前景未免太过美好了,处处都如此上心。
但除了李长昼,自己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他能带自己进入道门,博取长生。
“朕昨日听说,”嘉靖帝语气缓慢,“朕入了道,会有一场生死大劫;104个春秋之后,大明朝会被一个跟真人同姓的人祸乱。”
李长昼笑了一下。
他说: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陛下入道,就是‘有余’。我求长生以来,也是‘有余’,但每过一劫,法力必然大进,九死一生,才有了今日上天入地的神通。陛下如若瞻前顾后,长生不过一场空话。”
嘉靖帝默然不语,脸色阴沉如水。
良久,他自言自语似的问:“值得吗?”
“我身无长物,一身法力也全是博来的,没什么值得不值得,何况,不得长生,一切皆是浮云幻影。”
“为了入道,历生死大劫,赔上祖宗基业,值得吗?”
李长昼注视嘉靖帝。
“陛下可读过苏轼的《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李长昼又笑着说:
“陛下不入道,大明江山就能万万年?自古帝王求长生,陛下走后,子孙后辈也会走上这条路,以大明江山为赌注,求那长生万古,与天地同寿。”
嘉靖帝双手紧握着檀香木座椅的扶手,全身逐渐散发出凌厉的气息。
他瞪视着虚空,过了好一会儿,缓缓开口:“既然早晚有此一劫,不如让朕来。成,大明朝千秋万代;败,令朕一人蒙昏君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