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 黑心药厂和慈善机构的再次助攻(3 / 4)

大陆靠谱的事情比较少,但这事也超出他能接受的范围了。

塔基此刻心里还残留着最后一丝希望。

也许,只是混进去一瓶过期药吧。

也许,其他的药都是没过期的好药吧。

他坐在诊所大厅的沙发上,从袋子里掏出药物,一个一个地仔细检查保质期。

然而,越看他心里越是冰凉。

这些药物全都是过期药,好一点的过期了三年,差一点的过期五六年了,没有一个例外。

“咔擦”一声。

心里隐隐有什么东西破碎了。

塔基手足冰冷地从沙发上爬起来,步伐踉跄地走出了诊所大门。

回到家他才回过神来,心里一股怒火喷薄而出。

“该死的人道主义基金会,这是把我们菲洲人当什么了?垃圾桶吗?还是焚化炉?”

“过期药物本来应该要销毁的,结果全都往菲洲发是吧。”

他现在已经彻底想通了这些过期药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发生的原因。

由于工作原因,他对西方国家的医药政策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大部分西方慈善机构以及药厂捐赠药物,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退税。

在发达国家,很多药品在市场上无人问津或者在仓库中大量积压,最后白白浪费。

于是就有好心人提出,政府应鼓励制药企业增加药品捐助。

不过,这些人之所以如此积极,并非真的乐善好施,而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损失,甚至还能从中渔利。

在制药业极为发达的鹰国,这一现象最为典型和普遍。

根据税法规定,如果企业基于人道主义原因捐赠某种产品,即可要求退税,其数额最高时可达到其基本生产成本的两倍。

这一政策的本意是好的,可就是太容易被企业钻空子了。

制药公司经常会遇到药品过期,销路不畅或者面临淘汰等问题,解决方式无非两种,一种就是将其焚化,这一做法必须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因而成本高昂;另一种就是把这些有问题的药品捐给慈善机构,并依法向政府申请退税。

即使最愚蠢的商人,也能看出这两种方式哪一种对自己更有利。

于是,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西方制药公司便打着热心慈善事业的幌子,不择手段地‘增收节支’,向菲洲等地区捐赠大量滞销以及临期药物,以免除焚化成本,并向政府获取大量退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规定,所有捐赠药品在运抵受援国时,必须有一年以上的有效期。

这些药企捐赠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即将过期的,往往还剩下几个月的有效期,或者是刚过期的药。

这种属于擦边球,但也是被默许的,毕竟临期药物还是有一定疗效的。

像这样直接捐赠过期好几年的药物,已经算得上恶性违规了。

而且塔基心里还有一些揣测,像一些标签不明的药物,很可能没有得到销售许可,更不是世卫组织所列出的救助基本药物。

这些慈善机构大肆搜集过期药,滞销药,以及不合规的药物,就是为了两头卖好。

一方面慈善也做了,还可以大肆宣扬,提升企业和机构的声誉和形象。

另一方面,企业在本国也能获得大量退税和补贴。

可谓是赢麻了。

至于菲洲人吃了过期药有没有事,对不起,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塔基看着桌上摊开的过期药,已经有些麻木了。

他现在对这家私人诊所有了深深的怀疑,感觉似乎不是什么正经机构。

而且这家机构已经开办了好几年了,口碑一直还可以。

没想到背地里竟然是这样的,也不知道这几年,有多少同胞惨遭过期药的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