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春秋第一猛男(3 / 4)

孟奔是齐国的一个猛男,以力闻名天下。《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孟奔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尝于野外见两牛相斗,孟奔从中以手分之!

而秦国的秦武王正是因为一时兴起,和孟奔比试举鼎,因力量不支最后才被鼎活活砸死。

但就是这样的猛男,都被孔子的勇猛所折服。

至于足摄郊菟,力招城关,则是说孔子跑起来比兔子还快,力气大到可以举开城门,可以说孔子就是一个十项全能选手,绝对不是书本上所绘制的文弱书生模样。”

易泽的讲述让许多观众为之咋舌。

“这特么的还是我认识的孔子吗?”

“真以‘德’服人!”

“六边形战士,力智体敏全部拉满的满级大佬,恐怖如斯。”

“之前看《秦时明月》还觉得里面的儒家弟子会武功很不可思议,现在看来,他们这是严重的退步啊,有孔子这样的能力,还不得手撕六剑奴,脚踩赵高?”

“孔夫子,以前多有得罪,希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记怪。”

观众们非常的欢乐。

一来是易泽此刻并不显得很严肃,甚至有些欢快。

另一方也是因为弹幕上有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让人忍俊不禁。

“说完了孔子的身体素质,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的实际战绩!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之中记载,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做子路,原本是一个直肠子,也可以叫社会大哥,在没有遇到孔子之前,喜欢和人好勇斗狠!

而在遇到孔子之后,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

史料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意思很简单,子路好勇斗狠,喜欢跟人干仗。

平时没事就戴着雄鸡羽毛,佩戴着野猪皮制作成的饰品,在大街上溜达,妥妥的社会人街溜子。

直到有一天,子路遇到了孔子。

作为社会大哥,自然是看不惯孔子那一套之乎者也的东西,子路就和孔子干了一仗。

至于胜负结果,史料中没有记载。

只是在这一次之后,孔子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让子路心悦诚服的成为了自己的弟子。”

易泽的讲述很清楚明白,即便是涉及到古文的东西,易泽也用了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了阐述。

而观众自然是弹幕频频。

“真‘讲道理’,真‘心悦诚服’!”

“子路表示:这尼玛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这本事必须要学习!”

“孔子绝对是打赢了,子路这性子,要是没有输,怎么会听别人讲道理。”

“孔子表示:我学习是为了和别人讲道理,至于我武德充沛,那是为了让别人认真听我讲道理!”

说完了个人的战绩,易泽继续讲述孔子的彪悍武力。

“除了个人的勇武之外,孔子的指挥才能也相当出色。

《左传定公十二年》中记载,在鲁定公执政期间,公山不扭发动叛乱,直捣鲁国都城曲阜,鲁定公仓皇逃到季孙氏家中躲藏。

就在此时,身为大司寇的孔子挺身而出,沉着冷静,率兵反击,直接击败了公山不扭的反叛。”

“在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之中,六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之时。

所谓六艺,指的是礼、乐、书、数、御、射!

在这里面,礼、乐、书、数可以看做是现在的文化课,教授的一些文化知识。

而御和射,则是实打实的实践课!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第一人掌门人,文化课自然是当时的顶尖,所谓学富五车,就是这个道理。

而他的御、射技巧同样非常了得。

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