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气势越发浓厚,一层又一层,雄浑壮阔,气势饱满。
惊得篝火劈啪作响,震的风儿凝滞不前。
易泽也暗自心惊。
这叫天地异象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原本以为只是诗人夸张的写法,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苏轼没有过多的思考,充分的展示了什么叫做才思敏捷,倚马可待。
他的笔尖,极少停顿。
偶尔有,那也只是因为笔尖无墨,需要蘸墨而已。
见这幅场景,观众们惊得下巴掉了一地。
“真的,之前我以为倚马可待,走马观碑就是吹牛,不过现在,才发现这是事实描写。”
“这也太强了吧,我背的全文,但是想要这么流畅的书写都做不到啊!”
“原地创作,信手捏来,这是多么可怕的文化底蕴,那些说古代科举状元相当于大学生的可以闭嘴了。”
“我记得这首词是苏轼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
“我去,大佬的第一次都这么牛逼的嘛?”
画面之中,苏轼已然写到了下半阙。
胸中豪迈之气更甚,因此有“酒酣胸胆尚开张!”
此间虽然年迈,但依旧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首词,酣畅淋漓。
苏轼头顶微微冒着白烟,像极了武侠小说中形容一人武功深厚的模样。
墨迹尚未干,苏轼纵览全幅,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看如何?”
易泽此刻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真正的见识到了苏轼作词,和在课堂上学习苏轼的词,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易泽这时候不矜持一点,大概就是跪在地上膜拜大佬了。
纵览全词,易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豪情万状,感受到苏轼的一腔热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易泽轻声念道,只觉得胸中有一股火被点燃。
“先生之才,名不虚传!”
易泽躬身一拜,目光中满是感慨。
只有真正的见到了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声名的人物,才会感受到什么叫做全方面的压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