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满是水迹。
却不知这是哀痛之泪,还是无情天雨。
而就在此时,自百万秦军之中,却传来一声声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有一小部分在唱,到后面,传得越来越广,越来越多。
每一个秦军将士,都自发地传唱起这一首《无衣》。
声音苍茫而又古老,带着奇特的韵律,在风雨之中流传。
“唱的什么啊?为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
“这,这好像是古秦腔?我就说为什么节目中的帝王都说普通话,原来是经过特殊设计的!”
“易泽也太用心了吧,这是哪里复原的古汉语啊?”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我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是内心中悲伤的情绪突然淡了下来,感觉很受鼓舞!”
大秦锐士们逐渐激昂起来的音调,同狂暴的风雨声杂糅在一起,演绎出别样的美感。
这慷慨激昂的声音,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不解,因为这种语言,太过于古老。
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我们的语言最终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但在曾经,历史上的语言,却并非现在的模样。
易泽特地撤去了系统的一点功能,让这两千多年以前的大秦古语,再一次响彻在世界上空。
语言虽然让人不解,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是共通的。
就好比,我们听不懂毛熊唱的《guoji》,但是那里面蕴含的情感,却能够丝毫不差的传入我们的脑海。
这是音乐的力量,也是情感的力量。
此刻,一首《无衣》,气势雄壮磅礴,将老秦人的昂扬情绪,再一次调动起来。
大秦灭亡又如何?
老秦人,是不死的!
秦始皇睁开了双眼,眼望着无数双热切地双眼,耳边是愈发宏大磅礴的传唱之声,他心中,火焰再一次燃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没有犹豫,随着众军,一齐高声和唱着。
易泽,同样也不例外。
他也听不懂这充满古调的古语,但是仅仅是学习其中的轻重缓急,学习其中的起承转合,却是很快就通。
只是,这古语的《无衣》他可不会,因此,易泽唱出来的,是流传于后世的《无衣》。
这一回,观众们终于明白了,在场所有秦军们传唱的是什么了。
“我的天,这是《诗经》中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熟悉的字句,但是用这种奇怪的腔调唱出来,却是分外的动听。”
“易泽也太强了吧,这么快就会唱了?他要是不说,谁能够听懂?”
“博学多才,这就是易泽吗?爱了爱了!”
此刻,电视机前,不仅仅是观众们激动了。
不少学识过人的老学究们,同样是激动不已。
王露华,一个研究古汉语音韵学数十年的专家学者。
同样也是国内古音学的宗师级别人物。
作为一个学者,他本身便对历史相当的考究。
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在看到易泽的节目之时,他便惊为天人。
其中的服饰背景建筑风格,以他的学识,也完全挑不出差错。
当然,这也与王露华本身专攻的方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