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我那孙儿怎么样了?(2 / 3)

解释。

“后世文人憎恶陛下,全因陛下不许他们贪污银两,也因陛下杀戮过重,杀的他们胆寒!”

“至于那一幅画像,是后世之人,牵强附会捏造而出,实不可信!”

听到易泽的回答,朱元璋眉头皱的更深了。

“贪官污吏,即便是千刀万剐也不过分,这帮世家子弟,只想着贪腐民脂民膏,却不知立国之本在于民,如此行事,只能逼迫百姓造反!”

作为一个造反起家的皇帝,朱元璋对这些事情看得非常透彻。

更因为他自小便受到蒙元贪官污吏的欺压,因此更是对这些人深恶痛绝,恨不得一刀一个全部斩个干净。

只不过事实证明,这贪官污吏真比韭菜还顽强,那真是杀多少出多少,大有杀之不尽的意味。

朱元璋低头看着这大明河山,长叹一声:“只可惜朕以身死,这天下贪官,也不知我那孙儿能否压制得住。”

听到朱元璋的这一句叹息,易泽面色到有几分古怪。

这建文帝,属实是比较悲催的皇帝了。

即位之后,文官集团没了老朱的压制,一下子就高高兴兴的冒出头来。

再加上建文帝生性较为软弱,手腕与朱元璋相比,那大概率是完全没有继承到。

因此朝政之事,多是建文帝与三位儒家老师的理想主义之举,缺乏可行性,也因此导致了巨大的灾难。

莫说压制了文官集团,就是建文帝本身,也是下落不明。

倒是永乐大帝,颇有朱元璋的风范。

只可惜,压制力也远不及朱元璋。

再往后,则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只不过,这些事情要怎么与朱元璋说?

说您的儿子造了您孙子的反?

怕不是朱元璋要被气的直接从棺材里跳出来掐死朱棣。

但怕什么就来什么。

朱元璋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了解后世的大好机会。

他眉毛一挑,看向易泽,语气温和下来,连称呼也都变了。

“先生……”

这两个字一出来,易泽心里一咯噔。

老朱如此肉麻,想必是问题颇多。

“先生既来自后世,朕还有事情需要请教。”

“请教不敢,但凡晚辈知道,必定知无不言。”

易泽拱拱手,颇有些不适应这样的朱元璋。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要是朱元璋的臣子上朝时,老朱来这么一手。

当场就得给臣子吓得瘫软在地。

好家伙,上一个被剥皮实草的可怜鬼就是被这样送走的。

只能说,一个平日里表现严肃的人,突然对你温声细语。

那可就得小心,这人必定是有事。

放到皇帝身上。

那要么是天大的喜事。

要么是要掉头的罪过。

马虎不得。

因此,易泽才颇感不适应。

朱元璋也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问道:“我那孙儿在位期间如何?后人又是如何评价?”

“陛下所说的,可是建文皇帝朱允?”

“建文?”

朱元璋念叨了一句,心中只感觉这年号颇为软性,少了几分勇武。

不过一想起自己的这个孙子,他还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是啊,就是允,他与朕完全不同,倒是与我的标儿一模一样,温文尔雅,宽厚仁慈。”

谈论起朱标之时,朱元璋眼神中很明显的流露出几分伤感之意。

这是他最看重的儿子,也是内定的皇位继承人。

只可惜,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

若非如此,他又怎么会立皇孙朱允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