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的正胶加上两个月的辛苦技改,让米歇尔在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但是还不够。
如果想要击败王超,光是能多斗几个回合是没用的,这只代表僵持,不代表破局,而若是一直僵持下去,米歇尔仍然是斗不过王超的。
毕竟,王超的技术稳定性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他甚至在与拜耳和水鸟鹰的斗短交锋中都明确的获得了胜利。
这颗星球上手感最好的五个人,除了孙天龙和罗九之外,王超已经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他至少能排第三。
所以米歇尔在第五个回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进攻。
他的进攻跟其他选手的正手都不一样,别人是拉的,他是硬拍的。
拉球的特点在于,当球的高度低于球网时,我可以通过旋转让球走弧线,强行跨过球网。
而硬拍则必须要在球的高度高于球网时才能启动,让球笔直的跨过球网飞向对方的球台某处。
乍一看,似乎硬拍的限制极大,技术含量也远不如拉球。
但实则并非如此。
要知道,比赛双方的每一次回球都是必须要过网的,过网就代表着球在桌上弹第一次的高度必须高于球网,那么在球第二次起跳时,它虽然会损失掉一部分动能,导致高度降低,但这种降低其实是很微小的。
理论上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短下旋,它二次弹起的最高点都是高于球网的,只是高得不多。
同时这个点非常难找,稍纵即逝。
而且别忘了,球在最高点时依然在旋转。
即便这种旋转再微弱,也一定会让球飞出去的角度与你球拍拍下来的角度出现细微的偏移,毕竟,你是完全没有去抵消这种旋转的。
所以选手在硬拍过去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这种旋转造成的误差,并利用球拍落下的角度来努力抵消这种误差。
这个其实对手感和精度的要求,一点都不低于台内拉球。
一米九的米歇尔这时候身体往前倾,上半身已经几乎够到了球网位置,他把刚刚飞过来的球狠狠的拍了过去。
在硬拍这一点上,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他个子太高了,这导致他身体前倾时可以凑到最近的地方去观察球,这也能极大的降低拍球难度。
这球非常非常快。
同样的力量下,没有旋转的球就是比有旋转的球快,而米歇尔的肉身力量,在欧洲球员中绝对可以排到前五,甚至前三。
所以这球严格说来,甚至比林梓君状态最好时的反手招牌速拧还要快上几分。
米歇尔在拍球的同时怒吼一声。
这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面对曾经轻松零封他的王超,米歇尔是憋了一口气的。
谷霴
而老瓦的到来,给他原本有些沉重的心灵打了一针超级强心剂。
他此刻战意勃发,雄心万丈,只觉得今天这一仗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甚至不亚于过去这些年来欧洲球员前赴后继的冲击孙天龙。
如果不能屠龙证道,那就屠超证道也是一样的。
这是第一局第一个球,这一拍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常规抢攻,而是一个搏杀球。
毕竟这球的高度太勉强了,于是米歇尔拍得也很勉强,拍出去之后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如果一定要估一个成功率的话,他认为绝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
但这个球还真就打中了,小球落在王超正手位球台上,瞬间化作一道闪电,想要从王超肋下穿过去。
没有人认为这个球还能接得住,包括坐在挡板后面的何敬平。
以他十多年的临场指导经验看,这种球就属于典型的无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