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是有实力的,他真正强悍之处就在于实战中的细节把握与技术开发。
他从来都是技术型人才,而非管理型人才。
更何况罗九的天赋,七年前号称华乒第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华乒第一其实也就是世界第一。
如果不是七年后出了个王超,恐怕迄今为止,罗九都是教练组公认的天赋第一。
他的天赋名为“入微“,玩的就是精细到微观层次的超级手感。
但同样的天赋,其实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譬如林笠的“怪力”现阶段就要胜过耿帅和朱鼎的“怪力”。
而林梓君的“极速”则稳胜过六龙之一风龙高明远的极速。
罗九的“入微”是最顶级的,可以把同样拥有入微天赋的樱花国选手水鸟鹰碾压至渣。
他把生胶颗粒胶这块已经过气的胶皮,开发到了不属于它应有的高度,甚至在最近两个月以来,已经引发了世界乒坛一些年轻球员的跟风,只是这些跟风者在练了一阵子生胶之后,纷纷表示很不习惯,无法把握,根本不行,又重新换回了反胶。
不是谁都能将两套节奏截然不同的体系融会贯通、归于一炉的,这是只属于超级天才的打法。
不可复制。
而罗九与林笠这一场球,最终他就是靠反手弹击定了胜负。
林笠的重炮就算再重,如果只有一个正手位落点也是打不死人的,毕竟现在乒坛的现状是球越改越大,球速越来越慢,旋转越来越强,你想打死人,绝不能想着只依靠单板质量,你一定要有变化。
一击必杀不是王道,组合拳才是王道。
林笠的组合拳简单粗暴,就是正手重炮变反手重炮,反手重炮再变正手重炮,你若是一定要强求他把球的落点精确到两边大角度甚至球台边缘,那就太强求他了。
质量和落点正如鱼和熊掌,多半时候不能兼顾。
但他的反手重炮被罗九的反手弹击死死的克制了,他赖以成名的重炮正好被罗九的弹击完美借力,弹回去的球快得难以形容,他根本反应不过来。
到后来他甚至被打怕了,不敢再往罗九反手位给球。
其实秦华昌如果在现场指导的话,一定会告诉他:“反手位可以给球的,但要给下旋,不能给上旋。”
然而华乒向来的规矩是,世界赛场上,选手内战不设教练,全靠选手自己发挥。
这就让靠脑子打球的选手很占便宜。
林笠是个实在人,打的是身体而非脑子,他虽然有坚忍不拔之意志,但仍然在苦撑三局之后崩掉了。
所以前三局的比分是11:7,11:9,11:6。
而最后一局的比分是11:1。
很难说这唯一的得分到底是不是罗九刻意相让的。
已加入书签
下载免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