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站在门口,打量了一番郝平安,丝毫没有让他进去的打算,说道:“干啥子的?还没开门,等到起。”
说完就要关门。
“请问,这里是卖泡菜吗?”趁她还没关门,郝平安赶紧问道。
都说乡音无改,可郝平安的川音,听起来反而有些蹩脚。
“外地人?”老年女人打开门,站到门口。
郝平安点点头,“鲁省来的,烽台市,我老家是渝市的。”
这平行世界的渝市,还属于川省。
老年女人再次打量了一下郝平安,说道:“我认得你,那个写歌的。进来嘛。”
郝平安和司蒙蒙跟在老年女人身后,走进了院子里。
才发现,偌大的院子居然别有洞天。
里面面积不小,种了不少树,树荫下到处都是泡菜坛子。
此时正有一个年轻人,拿着瓢在给一只泡菜坛子的坛沿浇水,达到隔绝空气的密封效果。
“哎呀,要你好好学,你偏不!跟你说了好多回,你这个水要少放点,不然等哈儿盖盖盖的时候,水要被压进坛子里了,菜就烂了哇!”老年女人急忙气急败坏地跑过去阻止。
“一点点水,怕啥子嘛。”年轻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继续浇着水。
“你!”老年女人一把抓过水瓢,“龟儿子!”
年轻人看了一眼司蒙蒙,眼神一亮,扭头就往里屋走去。
“见笑了。”老年女人摇头苦笑道,“现在的年轻人,也没有几个愿意学这些传统手艺了。”
说着,她放下水瓢,擦干了手上的水,摩挲着坛口。
看来刚才院子里的争执,就是这两人了。郝平安心中暗自揣度,只是他没料到居然是这么个原因。
时代的进步日新月异。
人类一路走来,忙忙碌碌中,在生活的这片大地上洒下汗水,留下星星点点的智慧之光。而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淘汰旧的,创造新事物的过程。
生活只会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文明、时尚,所以那些传统的技艺、老物件,或许很快就要消失在普罗大众的视线之中了。
像弹棉花、箍桶、磨刀人,甚至是吹糖人、爆米花、纳鞋底这些,也许统统都会消失,至于泡菜这门传统手艺,年轻人不愿意学,也是正常的。
对于这样的现状,郝平安表示理解,“大娘,泡菜好学吗?能不能跟您学一下做泡菜?”
郝平安问得很直接。
老年女人意外地看着郝平安,说道:“学啥子嘛,泡菜这个东西有啥子好学的,都是些下力气的活路,累死累活,也不挣钱,你没看刚才……”
提起刚才,老年女人一肚子气。
“老柳,泡野山椒有没得?好多钱一斤?现在野山椒真是难找了,市面上卖的全都是人工种植的……”
郝平安正要继续说,门口突然传来声音,走进来一个头发略秃的中年男子。
“你们随便看哈嘛。”柳大娘朝郝平安说完,就过去跟进来的中年男子讨价还价去了。
郝平安和司蒙蒙站到一边,感受着眼前的市井生活气息。
整整一上午,院子里一直人满为患。
到柳大娘这家泡菜店买泡菜的人很多,不仅有住在附近小区的,还有一些饭店的大厨也来采购。
说起来,在蓉城乃至整个川渝地区,几乎人人都会做泡菜,每个人也都有一套做泡菜的心得。
但是这不意味着就没人买泡菜了,相反,泡菜生意在川渝地区一直很有市场。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不是人人都有时间在家调理一坛泡菜的。
那些上班族整天起早贪黑,根本没时间做泡菜,所以嘴馋想吃的时候,就在街上买点带回家。
再讲究点的,就来柳大娘这种店面,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