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杀自己的刀(2 / 3)

天眼之下 三道褶 279 字 2022-04-11

从初始的气田配套升级成了一个加工业的城市,这里的生产工厂遍地都是,从开采冶金,到高端设备制造,甚至还包括人工合成蛋白和淀粉,所有的门类,几乎是一应俱全,而且还能进行私人订制,因此这里已经成为世界产品的生产基地。

新城里的各个厂区之间都有新型的真空管的高速铁路连接,而且这个铁路网直接连通码头,所以这里的货物运输极其先进。

先进的产业,必然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人才的虹吸,这里即便冬天很冷,也容纳下了近两百万人。

这都是表面的现象,表面上,斯列亚哥就是我投资的一块土地,这里涵盖了各种生产工业,为我了大量的收入,同时也为熊国政府了大量的税收。

这在我的角度上讲,斯列亚哥的投资是值得的,而同样对于熊国来说,斯列亚哥为他们就业,了经济助力,也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但是,在这表面现象的背后,是我的斯列亚哥的基地建设,这个基地表面上看与发达的新城和码头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连接新城的那段铁路也已经荒废了,没有人会再关注这里曾经有个废弃的基地。

现在的新城与基地之间,在地面上没有任何联系,两者之间原本的铁路和道路都被有意或者无意的破坏掉了。

地面的连通没了,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地下连通,郭思淼借助半自动化设备,已经完全挖通了基地和新城之间的隧道,甚至连新城与码头之间的隧道也连通了。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个隧道高四十米,宽四十米,里面不但有高速铁路,甚至还能开车。

早在一年以前,所有通往基地的人员已经转为地下了,他们无论是在新城还是在码头,都有秘密的进入口,大量的设备、人员、物资,通过这条隧道进入基地。

基地的现在的规模比此前大了不知道多少倍,里面挖出的碎石和泥土甚至可以堆出一座大山出来,这些为了避人耳目,统统倒入了极地海洋里面。

以目前的基地规模,完全可以容纳数百万人的正常生活,特殊情况下,可以容纳千万人之多。

即便开发的这么快,郭思淼定制的半自动化的工艺,也从来没有突破过,这里几乎所有的设备和机器人的末端都有人在控制,这里的机器人只是一个用电的高端设备而已。

高端的设备,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全世界范围内不敢说,但是在我的掌控之下,几乎各个端口的高端人才都被输送到了这里。

当然,这里的人员受到严格的监视和考核,负责人任希,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保证这些人才的可靠性,同时不停的进行以人为主的价值观的输出,这导致,这里的所有人,在骨子里对全自动的机器人都有一种莫名的抵触。

这就在根儿上,保证了整个基地的绝对可靠,即便是出现最快的情况,这里也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缔。

当然,为了防止人工智能采用粗暴的战争方式攻下这里,这里的守护及武器装备也是极其先进的。

首先是原本的那个飞机跑道,此时已经被整合一个飞机生产车间了,这里已经生产出了高超音速无人机,飞行速度,25马赫,这是人类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无人机的使用是通过人工来实现的,人员借助新型的超凡胶囊模拟控制飞机,这就像是打游戏一样,人员不用真的坐上飞机,就能完全掌控飞机的所有飞行指令。

其次是飞船,这里没有露天的码头,只有一个从海底通行的出口,所以,新研制的飞船是三用的,可以当做潜艇,可以在海面行驶,也可以升空飞行,这项技术目前虽然各大势力都在研究,但是都停留在纸面上,只有这里做到了,这归功于初始飞船的设计数据分析,以及罗宾和亚当两者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要有大量的人才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