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小辣椒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二章一个院子,两重天没想到,小时候的梦想,居然是娶亲后,自家媳妇儿给自己实现了。
这边米炒完了,又将没剥壳的花生、板栗还有黄豆就这么丢进去炒,这么炒出来的花生焦脆,黄豆虽然硬了些,比较费牙齿和腮帮子,可张春桃还就爱这一口。
她小时候,在孤儿院的时候,过年孤儿院的阿姨们为了让孩子们有零食吃,就买黄豆回来,也是架起大锅,用沙土炒米子和黄豆。
嘎嘣脆,一把可以让小孩子磨上半天牙。
长大后,张春桃都忘不了这个味道,外地工作买不到这个,她都要自己炒上一些来吃。
板栗比较麻烦一些,要用刀划一道口子,这样才能炒熟。
这种精细的活计就丢给杨宗保去做,贺岩继续炒花生和黄豆。
那边面团醒得差不多了,张春桃将面团擀成薄薄的片,然后切成小块,中间划开一刀,然后一头从这划开的一刀里穿过,扭成一个结,然后丢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可以了。
本地这种叫绞花,有的地方叫麻叶,都是过年才会有的好东西。
可甜可盐,因着有了米子糖和黄豆糖,这绞花张春桃就做的咸口的。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灶屋里还热火朝天,贺岩索性中途去扎了两个火把放在灶屋里,亮堂堂的。
赵嫂子吃了晚饭,听杨宗保说张春桃今儿个要做米子糖和黄豆糖,想着她那糟心的婆婆和小姑子,肯定是指望不上的。
自家儿子和贺岩两个都是男人,那里懂这些?
因此吃过饭洗了碗,叮嘱杨大春在家看好家,她提着灯笼就过来帮忙了。
看到贺家灶屋里这么热闹,充满了食物油炸的香味,再看自己儿子,正坐在小板凳上,拿把小刀,老老实实的给栗子壳划刀呢。
素日里在家可不见他这么老实,给她这个当娘的帮过忙。
一时间心里有些酸,不过也有些感动,这儿子到底大了,也懂事多了。
众人见赵嫂子过来,忙请她做到灶膛前烤火,又炒好的花生请她吃。
赵嫂子哪里闲得住?再说了,她来是帮忙的,不是来吃东西的,又看自家儿子笨手笨脚那样,知道的是给栗子开个口,不知道的还以为要给自己腿拉个口子呢。
当下没好气的踢开杨宗保,自己接过剪刀,熟练的给栗子开口,一面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会子指点贺岩,速度快点翻炒,这样才熟得均匀。
一会子又示意张春桃,炸得差不多了,再炸就老了,快将绞花给捞起来。
一屋子的人都忙得团团转,有说有笑的,很有过年的气氛了。
正屋里,只点着一点油灯,孟氏躺在炕上似乎睡着了,贺娟心里有愧,也不敢多说话,竖起耳朵听了几句外头的高声笑语,委屈的撇撇嘴,又开始觉得,其实嫁出去也挺好。
嫁出去后,逢年过节远志哥哥肯定不会丢下她,会陪着她的,也不会因为吃了一点肉就生气的。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嫁过去了,扳着手指头数了又数,颓然的叹了一口气,也吹灯翻身睡下了。
这一个院子里,仿若是两重天,一边热热闹闹,一边冷冷清清。
贺娟到底没心没肺,又吃饱喝足了,很快就沉沉睡去,留下孟氏一个人,听着外头的动静,再看看旁边除了吃喝嫁人,再无大事的小闺女,真是一肚子愁肠没人诉说。
灶屋里,有了赵嫂子的加入,一切都顺畅起来。
炒货很快就都炒好,放在一旁,等晾凉了,就要用牛皮纸包起来,或者用坛子装好封好,才能保持焦脆的口感,不然时间长了受潮后,就不好吃了。
炒完炒货后,将锅洗干净,先倒入一半的糖稀,小火,再倒入一点水,将糖稀煮得冒泡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