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Gravity》登陆北美(3 / 3)

很容易形成一种对科幻题材比较狭隘的看法和观念,动不动分硬啊,软啊,甚至一言不合开除“科籍”。

但其实通过建立鄙视链,获得优越感这是人之常情,不独华国人有。

在欧美,也许把科幻作品层层“分级”的声音比不上华国,但绝对是有的,而且数量不少。

尤其是在漫改题材从90年代以来逐渐在大银幕上占比越来越多,直至几乎垄断了“科幻电影”的概念。

喜欢漫改电影的大多是年轻人,同时对此产生厌倦逆反情绪的也多是年轻人。

只不过在陈景行横空出世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支持自己想法的“标杆”而已。

北美与华国的情况差不多,陈景行的影迷有种完全区别于其他导演影迷的忠诚度和组织度,甚至接近于粉丝了,这其实跟他作品的题材息息相关。

经常拍烧脑、悬疑或者有创造力的设定题材的导演的影迷会比其他类型电影导演的影迷更加狂热。

经过了四部电影的积累,陈景行在北美有一个粉丝建立的网站,算是影迷社区,名字叫“科幻之家”,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乔治就是这个“科幻之家”的资深网民。

陈景行在北美的影迷建的粉丝网站叫“科幻之家”,可想而知,他的影迷对于“科幻”到底是什么看法了,网站中在没有陈景行的作品上映或播放的时候的日经讨论就是“真科幻”,“假科幻”,“不够科幻”,“要把超英电影踢出科幻”这样的题目。

喜欢陈景行的科幻电影在他的粉丝眼里已经接近于一种标签了,这种标签是酷的,是时髦的,是与目前主流商业电影题材不一样的,是有优越感的,当然这种狂热的影迷自然还是小众群体。

身为陈景行影迷的乔治的惊呼声却没有拉回丹尼尔的注意力。

为了能获得最接近现场的体验,丹尼尔淘来了两个外接音箱,一旦球赛开始,他就把外接音箱连上电视,就相当于自己买了半张球票,

只不过家人对此苦不堪言,在与父母和弟弟乔治的反复拉扯争夺谈判中定下了一个双方都能短暂接受的音量。

没想到乔治在看到是他喜欢的导演的电影预告片的时候,突然就拿起遥控器提高了音量。

第二百八十三章 《gravity》登陆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