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
作为陈景行的资深影迷,李唯明对偶像作品的花式解读影评受到了其他影迷的认同和赞美,他心里还是很爽的,当然嘴上还是要把功劳归功于偶像。
“没有,没有,还是陈导的剧本写得好,没有这样好的剧,也无法引发大家的深度思考啊?”
“不知道最后一集会是什么主题,我感觉这种近未来的科幻设定都被《黑镜》写完了,什么ai啊,植入大脑的芯片啊,这些都能想到,像是第三集的评分软件设定我就肯定想不到,太新奇了。”
“废话,你要是能想到你就进梦工厂当编剧了,陈导不是都透露了?《黑镜》肯定会出第二季的,景神那脑子绝对是有了成形的创意才敢这么肯定的,完全不用为创意担心,《彗星》、《致命身份》、《信号》和《源代码》的创意一般人谁能想到?”
“关键是那好歹是一部电影一个创意,像这种单元剧,哪怕再迷你,也是五集,集集都有不同的创意,这都不叫才思泉涌了,这简直是井喷啊,我觉得《黑镜》这部剧简直是景神用最装逼的手段打脸那些说他江郎才尽的言论!”
有人当场拆台:“当时你也有这种想法吧?《地心引力》公布立项后你还在贴吧里发了帖子呢。”
“……我那不是关心则乱嘛,所以我现在被打脸了啊。”
陈景行从拍《地心引力》开始,确实有一些声音包括他的影迷都持看衰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喜欢《彗星》、《致命身份》、《信号》这样的小成本烧脑电影的人,觉得陈景行抛下自己有创造力的优势,去拍好莱坞擅长的大制作工业电影不是明智之举。
《致命身份》和《信号》这种小成本拿到了多少票房和收益?甚至是十倍以上的利润,堪称抢钱,难道不香吗?
《地心引力》一口气投资近十亿,这能收回成本?哪种挣钱容易?风险还低?一目了然啊。
因此也不免会有种是不是陈景行把创意用完了?没法靠创意以小博大,又被荣誉和成绩冲昏了头脑所以才会拍《地心引力》。
这倒也合乎逻辑,毕竟有创新性的,甚至是开辟性的科幻创意真不是烂大街的东西,绝大多数导演一辈子可能也就一两部让人惊艳的创意。
像是陈景行这种连续几部电影都有能让观众感到震撼的绝妙设定是相当罕见的。
而《黑镜》其实变相的打了这些想法的脸,即便《地心引力》最终让人失望,或是没有呈现出陈景行之前几部电影中的新奇科幻设定,但是也没有人能怀疑陈景行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
因为《黑镜》一集一个没有重复过的创意真的让很多人感到惊艳,有的创意甚至都能扩展出一部电影了,但却只是梦工厂出品的一部电视剧中的一集而已。
所以陈景行拍工业大片并不是他创意耗尽,没法再拍出《信号》、《致命身份》这样的以小博大的电影,而是他单纯想拍大片而已。
线下的聚会确实激发了这些陈景行影迷的交流欲望,在最后一集上线前,大家对《黑镜》前四集的剧情、内涵、寓意以及第五集的主题做了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猜测。
当然中间也夹杂了大家互相认识,交流工作和新闻,甚至到了最后话题到了天南海北宇宙洪荒。
线下活动其实也是交朋友甚至搞对象,扩展社交圈子的一种方式,毕竟大家都在一个城市,还有相同的爱好。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李唯明看了看表,中断了意犹未尽的交流,连忙起身说道:“快到点了,赶紧接大屏!接到c站吧,大家觉得怎么样?主要有弹幕,想开的话可以随时切……”
第二百八十章 ai丈夫